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外汇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人民币资产仍具吸引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9月15日,8月银行结售汇数据、外资购债数据出炉。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同时,境外机构连续两个月增持中国国债,同时其持有境内债券下降势头也进一步放缓,这意味着人民币资产仍具有较强吸引力。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市场化调节机制日益成熟,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趋理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外汇市场将继续平稳运行。

  双向波动是常态

  时隔两年,人民币汇率再度破“7”。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19时30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0009元,最低报7.0183元,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888元,最低报6.9998元。

  “人民币近期波动更多地或者说过度地反映了美联储高通胀与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是否‘破7’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应理性看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下人民币汇率出现的短期波动。

  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9月7日最高报110.78、创20年新高后,近期保持在110附近。截至9月14日,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上涨14%,非美元货币普遍贬值,日元、欧元、英镑、韩元、新西兰元等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均超过10%,其中日元贬值超过20%。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美联储鹰派立场超出预期,货币紧缩预期再度抬头,支持美元指数保持强势,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此外,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剧,也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产生一定影响。

  多位专家强调,人民币汇率的点位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是否平稳才是关键问题,“破7”本身不易引起人民币汇率超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表示:“未来,世界对人民币认可度会不断增强,这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市’”。

  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最新结售汇数据也表明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15日公布的结售汇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称,8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250亿美元,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113亿美元,均高于今年以来的月均水平。

  “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王春英表示,近期,美元走强背景下非美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市场反映汇率预期的相关指标运行平稳。8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为71%,较今年以来月均值提升3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主体保持“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结汇意愿有所增强;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为67%,与今年以来月均值基本持平,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总体稳定。

  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2022年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8184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7418亿元人民币。2022年1-8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77683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272335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反映出当前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市场主体呈现“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交易模式,外汇市场交易秩序总体良好。

  外资流入情况改善

  从8月结售汇数据可以看到,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情况持续改善。王春英称,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延续较高规模,直接投资等渠道外资流入稳中有增。

  具体而言,8月份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552亿美元,较7月份增长31%。同时,来华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较7月份增加,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情况持续改善,凸显了我国市场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8月外资购债数据显示,境外机构连续两个月增持中国国债,同时其持有境内债券下降势头进一步放缓,还有更多境外机构主体参与债券市场。具体而言,中债登9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23252.07亿元,与7月末相比有所增加。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48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8%,与7月末相比,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减少300亿元,减持规模进一步放缓。此外,8月新增8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王春英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市场化调节机制日益成熟,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趋理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加速 看好中国经济稳增长前景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日前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金融数据,融资总量与结构均向好。尤其是6月份的新增信贷、社融增量均大幅超出季节性水平。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的金融数据反映了稳经济举措加快发力显效,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经济持续复苏向好。     在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情况下,人民币资产...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倒挂

4月11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5个基点至2.76%,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为2.75%,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倒挂,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倒挂的直接原因是美债利率在货币政策加速收紧预期催化下再次冲高,根本原因在于疫后中美两国经济复苏节奏与货币政策出现分化。   “疫情暴发以来,中美两国不管是经济...

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2月结售汇顺差达42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2022年2月,银行结汇1601亿美元,售汇1559亿美元,结售汇顺差42亿美元。2022年1至2月,银行累计结汇4022亿美元,累计售汇3703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320亿美元。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展望未来,基本面因素将继续成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总体稳定的坚实基础。   数据还显示,按美...

短期震荡不改A股三大底层投资逻辑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加剧,A股市场也震荡回落。如何理性看待A股市场当前走势和未来走向?   风物长宜放眼量。受访业界专家普遍认为,短期震荡不改A股长期向好逻辑,国内诸多积极因素叠加将助力市场企稳回暖,展现相对韧性。   长期投资逻辑稳固   近日,A股市场连续下跌,令众多投资者感到惆怅。但从长期来看,A股市场投资的三大底层逻辑仍稳固而坚挺。   ...

我国外储规模连续10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38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78亿美元,降幅为0.24%。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整体平稳,已连续第10个月位于3.2万亿美元上方。“2022年2月,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   业内认为,估值因素是引起2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