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信托业6月末受托规模同比增长2.28% 证券市场投资规模上升较快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信托行业在严监管的引导下,积极进行业务转型,信托资产规模也在持续压降。 

  9月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官网披露《2022年二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数据显示,一季度,信托资产出现小幅回落。二季度,在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信托资产规模出现了意外的反弹。 

  具体来看,6月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1.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715亿元,同比增速2.28%,较一季度末的20.16万亿元增长9483亿元,环比增速4.70%。其中,融资类信托较一季度末减少2203.59亿元,投资类信托较一季度末增加3828.77亿元,事务管理类信托较一季度末大幅增加7857.74亿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信托资产功能结构的变化,主要缘于信托公司在监管要求和风险压力下对融资类信托规模的持续压降,以及在业务转型过程中对各类投资信托业务的大力发展。在未来新的信托业务分类的导向下,信托资产的投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从信托资产来源结构看,集合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规模和占比同比有所提升,而单一资金信托持续下降。截至二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10.72万亿元,环比增长1.47%。管理财产信托规模为6.26万亿元,环比增幅达到15.73%。而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4.1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下降579亿元。 

  从资金信托的投向结构来看,证券市场投资(股票、基金和债券)规模上升较快,较一季度末分别增长183.50亿元、145.69亿元、3193亿元,占比分别上升至4.52%、1.99%和19.7%。 

  用益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业务转型的压力下,信托公司非标业务持续萎缩,标品信托产品增长迅速。标品信托产品在集合信托市场中已经初具规模,支撑集合信托市场的成立规模的增长,但未来可能受证券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 

  在经营业绩方面,2022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均实现同比明显下滑;实现经营收入473.46亿元,同比下降21.39%,但降幅较一季度末有所收窄。 

  对于信托业务收入下降的原因,曾刚表示,一是信托资产增长放缓,规模扩张对营收的驱动力持续下降;二是为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发力推动金融市场利率下行,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导致各类金融资产收益和融资利率均持续走低;三是信托业转型过程中,信托资金投向结构持续调整,资产回报相对较高的基础产业、房地产以及工商企业等领域占比有所下降,而收益相对较低的标准化金融资产投资(特别是债券)占比显著上升。 

  净利润方面,二季度末,信托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80.22亿元,同比下降29.21%。从已公布数据的57家信托公司来看,2022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净利润的平均数为4.70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20.62%,大于营业收入下降的幅度。 

  具体到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2022年上半年,57家公布数据的公司中,有25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或由负转正、亏损减少),占比为43.86%。增速在20%以上的信托公司数量仅7家,而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20%的信托公司数量多达29家,其中下降幅度在20%至50%之间的信托公司数量最多,为17家。 

  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反映行业头部集中效应仍在持续,行业分化情况明显。未来行业分化可能会愈加显著,市场出清是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对信托业未来长久健康发展并无坏处。(本报记者:余俊毅 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上半年业绩稳中承压 信托业加快布局转型创新

信托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披露进入收尾阶段。今年上半年,多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稳中承压,增长有所放缓。但在此背景下,仍有部分公司信托业务表现较为亮眼。下半年,转型仍是信托业发展的主题。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应持续推进业务创新,助力标品信托、家族信托等业务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业绩稳中承压   截至目前,除个别无披露义务的信...

“雪球类”产品被叫停 信托业严监管持续加码

信托业严监管还在持续,此前火爆的“雪球类”产品迎来监管。记者获悉,部分信托公司近日收到了监管的窗口指导,不允许其继续向自然人销售涉及雪球结构收益凭证的产品。此前,部分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也收到过“雪球类”产品的窗口指导。   “就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来看,雪球类产品估计未来很难再发。”有信托公司标品业务人士透露,监管层此举主要是防止个人投资者因...

信托业去年人均年收入50万 基金经理年终奖百万

台海网1月21日 “今年年终奖没惊喜,没惊吓就不错啦!”恍惚间,中国的证券行业迎来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奖金季。基金、证券公司中,相比2010年,2011年年终奖缩水幅度可与2011年的上证指数一争“跳水”冠军。以基金、券商为代表的证券业遭遇罕见的寒冬,2011年蓬勃发展的信托业却异军突起,成为寒冬中的一朵奇葩,有大型信托公司去年的人均年收入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