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14天11个涨停板,超级牛股紧急提示风险,什么情况?最强风口还能吹多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券商中国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医药再次涨停,近14个交易日已收获11个涨停板。

在股价累计涨幅已近230%后,中国医药3月21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表示,拿下辉瑞新冠口服药授权,对公司近期业绩无重大影响。

事实上,不仅中国医药,整个新冠特效药板块3月21日的市场表现都堪称亮眼。就在稍早之前的3月17日,中国5家企业获得辉瑞新冠药MPP授权,机构建议持续关注国内新冠药物研发及疫情防控产业链。

另外,根据目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医药板块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普遍高增长。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都表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机会大于风险。

14天11板中国医药提示风险

3月21日晚间,中国医药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作出关于与辉瑞公司相关合作事项的风险提示。中国医药称,公司于2022年3月9日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公司将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该产品暂未进入国家医保,若纳入国家医保,可能会对销售价格有所影响。该产品的最终使用及销售情况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预计相关业务规模占公司整体业务量比重较小,对公司近期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目前,公司正在全力配合国家做好抗击新冠疫情的相关工作。

据悉,全球目前仅上市2款新冠口服药,其中辉瑞的PAXLOVID™是全球首款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3CL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数据上以降低89%新冠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的数据超越另一款新冠口服药--默沙东的molnupiravir(50%)。同时,PAXLOVID™目前也是我国目前唯一附条件批准的新冠药物。PAXLOVID™现已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多个国家上市,从去年11月初至今,辉瑞已将PAXLOVID™2022年的预期供应量从5000万个疗程提升至1.2亿个疗程(约需36亿片药片),预期销售额达到220亿美元。

早在3月初,业内就开始流传“中国医药拿下辉瑞新冠药代理权”一事,3月2日到3月7日期间中国医药获得四连板。

3月9日晚,中国医药公告,公司3月9日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将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

3月20日,据中国医药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9日,中国医药与辉瑞合作的第一批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已运达中国医药大兴物流中心,所有货物按照进出口相关防疫要求,运输全流程闭环管理,已完成验收入库等相关工作。

据统计,在近14个交易日(2022年3月2日至2022年3月21日)中,中国医药共收获11个涨停板,股价累计涨幅已近230%。截至3月21日,股价报收36.59元/股,总市值为39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公司第一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司此前分别于3月4日、3月14日、3月16日发布风险提示,表示公司近期股价涨幅可能已超过相关事项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可能存在非理性投资情形,提示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根据公司2022年1月29日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业绩预减的公告》,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减少77%到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亿元到6.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减少79%到45%。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1年年报为准。

新冠特效药板块表现亮眼

近期,新冠特效药板块成为A股最强风口,不仅中国医药,3月21日整个板块表现都堪称亮眼。众生药业、精华制药、复星医药3股涨停,创业板诚达药业涨超14%、红日药业涨超10%。

稍早之前的3月17日,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官网宣布,与35家企业签订协议,授权其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重要组分奈玛特韦的原料药或制剂以及最终组合产品,这其中包括5家中国药企,分别是上海迪赛诺、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医药、九洲药业,其中九洲药业仅生产原料药,其他四家企业可同时生产原料药和制剂。

对此,中泰证券认为,一方面,原料药+制剂或可达700亿元市场增量,建议关注获得授权企业以及有能力有资质生产相关中间体、工艺先进的企业的业绩增量。另一方面,建议关注技术实力雄厚、合规生产能力强、有能力承接产能缺口带来的外溢订单的企业。辉瑞预计2022年全球大约有2.5亿人需要抗病毒药物,则至少有1.3亿左右疗程缺口。具有合规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有可能受益产能缺口带来的外溢订单。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表示,疫情反复,新冠相关主题投资仍是热点。近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评要点(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新冠抗原试剂的相关注册审评标准,同时药监局宣布将加快推动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审批上市。我们建议持续关注国内:1)新冠检测2)新冠治疗药物3)新冠服务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医药板块投资机会大于风险

根据目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医药板块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普遍高增长。截至2022年3月21日晚,共有113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其中89家净利润预增,占比近八成。济民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长2205%,热景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1857%,力生制药净利润同比增长1313%,共计17家公司2021年净利润均同比增长100%以上。

整个医药板块自2021年7月1日高点回调至今,时间已超过半年,幅度已超过30%。展望医药板块的未来投资,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都表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机会大于风险。

国泰基金表示,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大多细分板块皆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从业绩层面看,1-2月有疫情影响,但根据部分公司公告,医疗服务龙头机构运营情况向好,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因此当前时点,仍然看好医药板块未来表现。

东方红资产管理选择在当下逆市推出医药主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江琦表示,近期的医药行业回撤,主要来自于集采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引起大家对医药行业底层成长逻辑产生担忧,同时机构配置拥挤程度较高,进而引起板块估值下杀。目前医药政策调整已经趋于平缓。CXO和服务等医药核心赛道,估值较高点有大幅下降,风险有很大程度释放的。同时基金持仓拥挤程度已经有大幅缓解,已经进入深度研究可以带来价值的布局时期。从投资者利益来说,现在可能会是良好的配置时机,对基金建仓也是比较有利的。

关于细分赛道,东方阿尔法基金公募投资部副总监乔海英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细分市场决定天花板,竞争优势决定利润率。更看好创新升级、制造升级、消费升级三大高景气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创新药(械)产业链、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等赛道。

相关新闻
百亿级量化私募提示风险,快速发展后是否遭遇瓶颈?

近日百亿级量化私募幻方量化建议投资人赎回的消息,引发了业内很大关注,有业内人士透露,幻方量化市场总监在渠道群中直言:“今年波动可能较大,赚钱效应没有前三年好,所以对市场波动较敏感的投资人可以适当赎回。” 与此同时,百亿级量化私募鸣石投资在近日召开的投资人交流会上表示,公司已开发监测策略拥挤的新模型,某种程度上能抵消策略拥挤的影响。 上述信息...

教育板块发力上扬,美吉姆八日斩获6个涨停板

教育板块15日盘中发力上扬,截至发稿,美吉姆、昂立教育、沐邦高科、中路股份等涨停,三盛教育涨逾8%,广博股份、国新文化涨约7%,海伦钢琴涨约5%。值得注意的是,美吉姆在最近的八个交易日斩获6个涨停板,累积涨幅达78.6%。 消息面上,在教育部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将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

收银员多收1.9元 大妈称误了涨停板要求补偿

台海网11月10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因为收银员多收取了一块九毛钱的工作失误,双方发生纠纷耽误了依姆回家的时间,事情处理完后,依姆发现股票已经收盘,收银员还嘟囔着“不就是一块九毛钱”,依姆不禁对超市心生不满,要求对方补偿自己“一个涨停板的损失”。 昨日中午,福州温泉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名依姆在超市买菜后和超市方起了争执。民警抵达现场时,依姆正指着...

南北车停牌前高管买卖股票引争议 股价周一打开"涨停板"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陈康亮)备受瞩目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的合并案近期由于高管及家属在停牌前买卖各自或对方股票引起舆论的关注。   12日,截至收盘,在连续实现6个涨停(10%的涨幅)之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不仅被打开涨停板,A股股价更是遭遇“滑铁卢”。其中,中国北车大跌5.33%,收10.83元/股;中国南车亦跌1.36%,收10.13元/股。   港股方面亦不理想...

厦门游资“狙击”*ST盛润A 该股连拉11个涨停板

台海网8月2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钟炳祥)一份半年报和一则重组公告,令*ST盛润A(000030)华丽转身,并在近日连拉了11个涨停板。在涨停板的狙击者中,出现了厦门游资的身影。   自8月10日以来,经过连续11个涨停,*ST盛润A股价已从9.52元一路飙涨至15.52元。从目前公开信息看,*ST盛润A(000030)之所以受追捧,主要是公司的重组。今年上半年,*ST盛润A由于重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