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资本市场悄然呈现出的新气象备受投资者关注。如今,2月份走势即将收官,3月份行情即将到来,A股市场能否迎来春季“升机”?将为投资者提供哪些配置机会?今日,本报分别从大盘运行趋势、热门赛道、机构推荐金股等方面,对3月份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予以详细分析,以飨读者。
A股最近七年3月份走势“五涨两跌”
2月份临近尾声,在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机构对3月份A股市场整体走向的研判已悄然展开。
回顾2月份A股市场走势,较1月份表现明显企稳。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从A股市场三大指数的表现来看,今年2月份,上证指数的表现强于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创业板中,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权重占比较大,虽然该板块行业景气度较好,但整体估值相对较高,资金大举回撤导致该板块整体下跌,对2月份创业板指的走势造成较大拖累。二是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影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月份持续攀升,对科技板块走势形成一定压制,进而拖累创业板指表现。三是上证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主要受到基建、有色金属等品种上涨的带动,低估值叠加良好的业绩支撑,令上证指数在外围环境的扰动下更具安全边际。
展望3月份行情,《证券日报》记者对各大机构观点梳理后发现,主要有四大逻辑支撑。
逻辑一:市场活跃度提升。
近日,A股成交额时隔一个月后再次重返1万亿元之上。2月23日至25日,A股市场成交额分别为1.04万亿元、1.36万亿元、1.02万亿元,2月24日的成交额更是创近五个月以来新高。
逻辑二:上市公司业绩预喜率高。
同花顺数据显示,在已披露2021年年报预告的2576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489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57.80%。其中,主板预喜率达55.78%,创业板预喜率达58.94%,科创板预喜率达70.11%。
在主板上市公司中,和邦生物、诺德股份、远兴能源、天际股份等成长能力凸显,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7000%以上,排名A股前四。
逻辑三: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向好。
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明显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美国(6.0%)、欧元区(5.0%)、日本(2.4%)同期经济增速的预期值,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前列。今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较前一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54.7%,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制造业生产延续扩张态势,为2022年中国经济稳健运行开了好头。
逻辑四:A股整体估值处于底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收盘,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为18.30倍,处于底部区域。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美联储为了应对高通胀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这对美股走势形成明显利空影响。预计美股在经历十几年牛市后,未来存在见顶回落的风险。A股估值目前处于历史底部,即使美股出现见顶回落,对A股的长期走势也不会形成太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一部分资本从美股获利了结后,到A股市场寻找处于估值洼地的品种。
历史数据显示,最近7年(2015年至2021年)的3月份,A股市场整体走势呈现“五涨两跌”态势。
陈雳分析称,今年3月份A股整体走势不会悲观,预计估值合理、业绩增速良好的板块将表现更好。在政策“稳增长”的基调下,预计上证指数将延续强势。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经过近两个月的回调后,整体估值已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招商基金表示,不必对当前A股市场的短期弱势整理走势表示悲观,预计3月份市场将逐步升温。随着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快速消化,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逐步消散,A股市场的底部结构将逐渐清晰。
星石投资首席权益研究官、高级基金经理喻宗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沪深300指数与创业板指数的比价关系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有望中长期驱动二者的比价关系均值回归。在货币宽松政策下,加大对新旧基建、服务业的支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对相关行业形成利好刺激。当前市场预期已有所改善,将对沪深300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良好表现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