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更创新
完善公司治理构建转型发展
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
漳州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勇攀高峰创一流”的决心自我革新,完善公司治理,强党建、强战略、强管理、强队伍,刀刃向内的意志果敢坚定,转型升级的步伐铿锵有力,十年来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完善公司治理,立“新”坚实基座。该行由合作制改为股份制,打造公司治理坚实基座,加强股权管理,推动“三会一层”依法合规运作,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完成“党建入章”工作,党委研究讨论作为前置程序。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做实三会一层职责,充分发挥董事、监事、股东参与决策、监督的主动性。相关事项均能按照规定及时提交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同时,根据股权托管工作要求,完成股权确权工作;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增补独立董事和法人董事,调整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人员构成,不断完善董事会组织架构;根据监管要求开展公司治理自评估工作,对自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促进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市场瞬息万变,公司治理架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该行在规范运行的前提下,顺势而为,根据经营管理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方向,立新更创新,坚持“一个中心”,实现发展体制的经营战略、内部管理、队伍建设“三个转型”。
坚持一个中心,即: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引擎激发发展活力。
漳州农商银行坚持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结合,以“组织强、作风严、党员先”作为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该行坚持党管金融,积极完成“党建入章”工作,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全过程,牢牢突出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并在全省农信系统率先推行“支部建在网点”组织架构,提升了组织战斗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抓党员、抓全员,重点抓青年”。建有全省设区市规模最大、漳州银行业首创的党建书苑——“三有”书屋,作为特色党建基地、品牌形象窗口和金融服务外衍平台。
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各支部与村居、企事业单位、监管部门、服务对象等220多家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建交流,实现辖内行政村百分百全覆盖。并通过组织联建、党课联上、活动联办等工作,提升党建工作成效,有效推动党建业务双发展。有序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143名金融助理实行挂牌服务,“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结合网格化服务,协助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开展拥军优属、亲子活动、关爱老人、社区义诊等系列特色主题活动,真正地驻下去、扎下去、沉下去,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提升了服务乡村的“老乡情”、服务小微的“朋友情”和服务社区的“邻居情”。
同时,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聚能量。开展一系列关怀、慰问及志愿帮扶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暖人心,聚能量。
推动经营战略转型,实现以价值创造落实宗旨定位。
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该行研究制定“价值银行”转型与发展战略架构。即:以创造价值为目标,以金融体验为路径,推动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在加速回归本源的基础上尝试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完善数据模块等基础建设上拓宽联盟商家和渠道建设,在不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的基础上整体升级网点布局和功能特色,在强化员工行为管理的基础上,锻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敢竞争的营销队伍,把为地方、客户、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方创造长久持续的价值作为使命,成为客户效益的成就者、股东利润的创造者、员工幸福的守护者和社会发展的助推者。
推动内部管理转型,实现精细化、流程化、差异化管理。
该行不断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信贷管理流程化、绩效薪酬考核差异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抓好与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的结合。同时,推行首问责任制、主办责任制、辅导督查制三大制度,开展“金牌客户经理训练营”“营销服务一体化”“机关效能提升培训”三大培训,导入6S管理机制,形成全行统一的视觉形象、作业流程、执行标准和督导体系,不断提升管理质效。引导员工在“转型”中实现自我角色转变,由原来的“柜员”“科员”“信贷员”转变为“服务员”和“营销员”,让“每一位员工都是营销员”的理念深入人心。
推动队伍建设转型,实现向高质量人才结构优化。
该行坚持人才锤炼,强化全方位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人才储备。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竞争软实力。引入外部高级培训导师辅导,强化内训讲师队伍建设。以赛促学,积极搭建互学互荐学习交流平台。同时,重塑人才任免机制,加强中层后备队伍建设,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充分调动青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既搭平台、交任务、压担子,又出点子、作后盾,提升队伍的爆发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