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热一时的社区银行现在略显沉寂。北京商报记者日前从民生银行一位社区支行员工处获悉,民生银行在北京的社区支行数锐减了一半,理由并非经营不善,而是此前监管层对社区支行下达必须持牌的一纸要求。然而,持牌营业着的多数银行社区网点,仍普遍面临着经营冷清、金融角色淡化的尴尬,社区银行是否已行在囧途?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对多家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
模式统一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现在社区银行普遍的标配依旧是2-4名员工、1-2个柜台、2-3个员工工位(资讯台)、3台左右自助设备。
这一配置其实是有章可循的。据了解,2013年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被业内称为“277号文”。“277号文”对社区网点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社区银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北京商报记者的走访中,每家银行的社区网点员工都或多或少知晓“277号文”的内容。一位民生银行社区支行的员工表示,在“277号文”下发后,民生银行在北京地区关闭了近一半的网点。
这是因为“277号文”明确了社区支行应分为“有人”和“无人”两种模式,前者要求持牌经营,后者必须24小时自助,不存在中间状态。而民生银行在“277号文”下发之前就设立了不少社区银行,兴业、光大、浦发等在此领域也布局较早。据了解,2014年6月,各地银监局开始发放社区银行牌照。截止到2014年11月2日,民生、光大、兴业、浦发、平安在获得牌照并投入运营的社区支行数量方面排名前五,分别为406家、286家、232家、118家、71家。这5家银行至今也保持在行业前位,城商行也涉足较多,四大行参与度较低。
可以看出,这一格局并没有因为“277号文”而发生改变。据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正在逐步关转部分社区支行,除按规定必须关闭的以外,大部分仍会保留自助设备以维持对现有客户的服务,一部分原因是根据“277号文”的要求,还有部分原因是经营因素,如房租到期等问题。目前持牌经营的民生社区支行数量比要求持牌前建立的数量少一些,部分社区支行正在办理迁址过程中。
冷清依旧
事实上,像民生银行一样,即使“277号文”把一些已设立的网点打回去重新申请牌照或直接叫停,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对开立社区网点的热情一直都不低。
更有可能给这股热情泼上一盆凉水的,或许是多数社区网点始终冷清的经营。
在北京商报记者的走访中,没有看到任何一家社区支行有排队现象,甚至在记者和网点工作人员交谈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里,都鲜有客户到访。
上周五下午,记者到一家兴业银行社区支行咨询业务,大约半小时的时间里,仅有一位中年女性进入网点使用ATM机存款。记者询问网点员工是否在下班时间客户也这么少,该员工表示,比白天多不了多少,但也是屈指可数。
华夏银行一家社区支行的员工同样透露,此前该网点营业到20时,现在改为18时,原因就是晚上客户不多。
通过延长营业时间迎合上班族从而获客,本是社区银行的一个愿景。据调查,浦发、民生、华夏社区支行一般营业到18时,平安、兴业的社区支行一般营业到19时。这个时间会随季节调整,且各家网点根据各自情况营业时间不同,比普通银行网点有不小优势。
但不具备时间优势的普通银行网点,却在人气上甩掉社区支行一大截。在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的几家社区支行附近,都有普通的银行网点,里面普遍有客户在座椅上等候办理业务,有的甚至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