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表面看似投资理财实则违法诈骗的经济犯罪案件在全国各地屡禁不止,且此类案件不少就是将风险防范意识偏低的中老年群体作为行骗对象。作为金融从业者,且驻扎在一线柜员岗位,在接待客户时有义务帮助大家识别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8月底,一位年过七旬的王阿姨来到柜面要办理退保业务,经系统查询显示这份保单是王阿姨给女儿买的,已经交了18年,再交2年就满期了,交满20年可以保障终生,且每年都有分红,现在退保实在不划算。柜员小方就对此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即将满期的情况下,王阿姨如此坚决的要退保呢?但是日常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也有遇到很多客户因为诸多原因确实急需用钱,来办理退保业务的。经过了解,王阿姨说前段时间小区里认识的一个小伙子给她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说有“高分红高收益”,在王阿姨看来,这“高分红高收益”的理财可比这份保单好多了。
可是近期在全国各地也发生过多起看似投资理财,实则违法诈骗的经济犯罪案件,且此类案件多数针对的就是防范意识偏低的中老年群体。为提高王阿姨在金融消费方面的自我防范意识,柜员小方从引导台找了一些金融消费知识相关的宣传手册给王阿姨进行解读。在柜员的耐心讲解和细心沟通下,王阿姨也学习了一些最新的金融消费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王阿姨也渐渐的清醒过来,意识到如此“高分红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背后可能也存在着诸多猫腻。最终,王阿姨打消了想要退保去购买“高收益”理财的念头,避免王阿姨在退保后有可能带来的其他经济损失。
从今天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消费者有退保需求时,作为柜面人员,在办理客户业务的过程中,也有义务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高额收益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