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平安产险厦门分公司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 防止财产遭受侵害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非法集资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犯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危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我国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活动。结合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典型案例,平安产险厦门分公司温馨提示:非法集资花样繁多,社会公众要提高警惕。

【案例介绍】

安徽钰诚控股集团在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资质的前提下,利用 e 租宝平台、芝麻金融平台发布虚假融资租赁债权项目及个人债权项目,包装成高息理财产品进行销售,以承诺还本付息等为诱饵,通过电视、网络、传单等方式向社会公开进行利诱性宣传,进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除部分集资款用于返还本息、支付工资、宣传费用外,其余大部分集资款均被肆意挥霍,造成集资参与人巨额财产损失,有关犯罪人员已被法院判决,接受法律制裁。

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防止财产遭受侵害,特提醒广大群众做到以下"三不"。

一、不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 " 稳赚不赔 "" 无风险 高收益 " 宣传。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一些集资人——尤其是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害怕风险、贪图便宜的心理特点和金融投资知识匮乏弱点,编造无风险高额回报谎言骗取资金。金融投资专业性强,涉及各类风险管理,社会公众应当保持理性科学的投资观念和风险责任意识,掌握基础的投资知识,多咨询身边的专业人士,正确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切莫因一时冲动被骗入局。

二、不轻信不明身份的机构或个人

要了解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对于主动找上门的所谓" 投资商机 " 或 " 营销人员 " 要小心谨慎,不要盲目地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多方确认认真考虑后再行动。社会公众要坚决远离不具有相应资质、超范围经营、经营异常或自称公司在境外接受监管的机构。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不与银行、保险从业人员等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

三、不轻易投资不透明、不了解的产业或项目

遇到投资集资类宣传,不要受到宣传误导盲目投资,要认真了解产业或项目的资质许可、经营模式、真实性、资金去向和获利方式等,考虑自己是否了解市场行情、市场规律和潜在风险,做到看不懂的业务不触碰,没有说清楚风险点或看不透风险的产品要远离。不要被各种噱头迷惑,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

相关新闻
平安产险鹰眼系统获钛媒体2023EDGE AWARDS“年度前沿科技产品”

近日,钛媒体2023 EDGE AWARDS全球创新评选榜单重磅发布。凭借在全流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实践表现,平安产险鹰眼系统DRS2.0荣获“年度前沿科技产品最佳应用系统”奖项。 据悉,EDGE AWARDS全球创新评选作为国内外创新前沿风向标,旨在挖掘并表彰对行业做出突出贡献,带来积极影响的产品及服务。平安产险鹰眼系统DRS2.0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全流程...

【以案说险】警惕“免费修车”背后的陷阱

【典型案例】 客户陈先生的车辆车身存在多处不同时期造成的损伤,便想对损伤处进行修复。在家附近询问了多家车辆维修厂,维修价格大致均在2000元上下,但是其中一家车辆维修厂提出的“免费维修”的方案让陈先生有些心动。   隔日陈先生来到维修厂,在确认陈先生的车辆有投保车损险后,维修厂的接待人员告知 “免费修车”其实是用陈先生的车主动造成一起单车事故,事...

【以案说险】警惕“天上掉馅饼”,“高额回报”投资需谨慎

【典型案例】 刚退休的张大妈在邻居王大爷的推荐下,认识了自称是某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小李,小李介绍给张大妈一款保险理财产品,承诺该保险月息3%,年息高达36%,到期还能返还本金。王大爷拿出小李给他的保险单,张大妈看到保单有某某保险公司的印章,非常放心地将自己的养老存款20万元通过转款支付给了小李,第二天就拿到了保单。 前两个月,张大妈如期拿到利息。第三...

【以案说险】正确认识保险产品,防范金融欺诈风险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部分组织或个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怂恿、诱导消费者重复、频繁投诉金融机构。不少消费者轻信后,不仅未得到金融机构的“退费”、“退保”,还造成了自身的钱财损失、信用受损。 【典型案例】 客户李女士经营一家培训机构,因扩大经营需要,在朋友的介绍下,于2021年投保借款保证保险,顺利获得了银行借款。2022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经营发生困难。在一...

平安产险厦门分公司风险提示:养老诈骗常见套路&防诈锦囊

套路一 保健品推销 诈骗分子会打着免费试用、赠送礼品的幌子,夸大“保健品”功效来吸引老年人购买。 温馨提醒:这世上没有“神丹妙药”,而且“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伪劣“保健品”反而会加重病情。 套路二 冒充公检法 诈骗分子会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诱骗老人缴纳保证金或将钱转入“安全账户”。 温馨提醒:公检法不会在电话里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