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2379亿元 增发国债第一批资金预算下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新华社12月18日消息,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日前,财政部已下达第一批资金预算2379亿元。

  专家认为,万亿国债在岁末年初将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增量资金。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财政政策发力必要性持续提升。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下达的2379亿元,包括了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75亿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254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50亿元。

  具体来看,1254亿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将用于支持全国1336个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以及修复灾毁农田共5400万亩。

  “一方面,资金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合计支持规模为2885万亩;另一方面,加大对粮食主产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此外,还将各地上报的248.3万亩灾毁农田全部纳入支持范围,支持地方及时修复灾毁农田。”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魏高明说。

  第一批资金预算中还包括50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45个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能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以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魏高明说。

  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

  为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此次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

  此前,多部门联合成立了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并确定了第一批项目清单。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方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强化项目监管,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下一步,工作机制将抓紧推进后续批次项目审核,及时下达项目清单,同时督促地方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把项目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充分发挥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积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此前介绍,9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已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组织各地方储备了一批项目。经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有7000多个,国债资金需求超过1万亿元。同时,各地方按照国债投向领域,抓紧再储备一批项目并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项目确定一批,资金预算就及时随之下达一批。”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为确保增发国债资金及时下达,财政部已提前对国库资金进行准备。同时,与年度国债发行进行统筹安排,已在四季度推进了国债发行。

  此次增发国债一次性提高了对地方的补助比例或补助标准,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

  确保资金用出实效

  为规范国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财政部日前制定印发《增发2023年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更加严格的要求,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确保将资金用出实效。”王建凡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说,国债资金要根据项目情况进行安排,用地、环评等要素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加强保障;优先支持国家和地方规划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对于没有专门规划的领域,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支持范围、建设任务、安排标准等,确保项目安排科学合理。

  眼下,各地各部门正积极部署增发国债项目申报及落地实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日前主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度会商,要求扎实做好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组织实施,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用好管好国债资金,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根据部署,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拟通过今年预算安排5000亿元,结转明年5000亿元。专家认为,万亿国债在岁末年初将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增量资金。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财政政策发力必要性持续提升。

相关新闻
金观平:万亿元国债要用在刀刃上

近期,中央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资金用到刀刃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今年,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

增发1万亿元国债,释放什么信号?

1万亿元国债来了!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释放了什么信号?   增发1万亿国债 今明两年安排使用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在国...

增发万亿元国债利当前惠长远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   根据客观形势需要,调整预算、增发国债,筹集更多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此前,我国曾数次增发国债或者发行特别国债,取得积极效果。这次增发国...

万亿增发国债将加快落实项目建设

记者从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有关部门将抓紧组织各地方,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梳理报送一批符合投向领域、前期工作成熟、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增发国债项目,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确保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能在今明两年形成较大实物工作量。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透视我国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的深意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