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加强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为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准确识别、评估信用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于11日正式对外发布。

  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完善的风险分类制度是有效防控信用风险的前提和基础。据介绍,1998年,人民银行出台《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提出五级分类概念。2007年,原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五级分类监管要求。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风险分类实践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借鉴国际国内良好标准,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现状及监管实践,制定该办法,有利于银行业有效防范化解信用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办法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明确金融资产五级分类定义,设定零售资产和非零售资产的分类标准,提出重组资产的风险分类要求,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健全风险分类治理架构等。

  逾期天数和信用减值是资产质量恶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针对现行指引对逾期天数与分类等级关系的规定不够清晰的情况,办法规定,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超过90天、270天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可疑类,逾期超过360天应归为损失类。

  办法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充分考虑对机构和市场的影响,办法设置了过渡期。商业银行自办法正式施行后新发生的业务,应按办法要求进行分类;办法正式施行前已发生的业务,商业银行应制订重新分类计划,于2025年12月31日前按季度有计划、分步骤对所有存量业务全部按办法要求重新分类。(记者:李延霞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井喷” 发行规模达去年5倍

截至11月30日,数据显示,11月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总额达8757.6亿元,较上月增长超1257.2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债、商业银行次级债合计发行26只,发行规模达2767.4亿元,环比增长近20%。此外,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呈“井喷”趋势,发行规模为1972.57亿元,已达去年全年的5倍。   11月发行规模较上月增超千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1月...

央行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提供2000亿元零成本资金

“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将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作。”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21日上午联合召开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介绍。   目前该结构性政策工具具体操作方案正在向商业银行征求意见,并将于近期推出...

三部门:商业银行可与优质房企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化解房企流动性风险再迎重磅政策。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和央行联合印发《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旨在为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使用预售监管资金,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明确,监管账户内资金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规定的监管额度后,房地产企业可向商业银...

个人养老金首批展业机构名单将确定

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11月4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针对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明确了个人养老金业务范围等,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个人养老金产品等提出具体要求。对于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了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类型,以及理财公司等参与机构应满足的要...

商业银行多管齐下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截至6月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而商业银行是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商业银行多管齐下,通过发力绿色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