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兴业银行三季报:总资产突破9万亿 服务实体再加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9.0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6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08.54亿元,同比增长4.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8.08亿元,同比增长12.13%;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10%,各类拨备计提充足。

  前三季度,面对严峻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兴业银行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稳发展、调结构、促转型,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优化业务结构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今年以来,兴业银行牢牢把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将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靠前发力、精准发力,持续提升业务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契合度。

  前三季度贷款规模4.8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057.48亿元,增长9.16%,增量、增幅均位列同类型银行前列,占总资产比重提升1.71个百分点至53.18%。其中对公贷款增长2825.20亿元,占信贷增量的69.63%,有力支持“稳增长”。

  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航道作为金融服务主战场,兴业银行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领域、新赛道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季度末,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创企业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26.50%、25.82%、49.23%,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占对公贷款比重分别提升至22.09%、22.78%、13.02%。同时,将信贷资源进一步向普惠小微、“三农”等领域倾斜,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764.20亿元,较年初增长25.99%,涉农贷款余额5600.77亿元,较年初增长20.10%。

  以降成本为导向,不断优化负债结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活水,存款总额4.6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788亿元,增长8.79%,占总负债比重较年初上升1.66个百分点至56.17%。其中个人存款较年初增加1445亿元,增长18.15%。

  得益于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保持利息净收入稳定的同时,发挥投行与金融市场优势,实现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0.04%,增速大幅高于利息净收入,推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5%至1708.54亿元。

  加快转型升级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兴业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以自身转型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兴业银行启动实施的涵盖科技、零售、企金等七方面的系统性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三张名片”成色更足。绿色银行方面,聚焦减污降碳、高碳行业“绿色升级”领域加大绿色资产投放力度,助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至三季度末,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5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财富银行方面,积极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压力,理财规模三季度稳居2万亿以上,排名升至全市场第四位;深化集团“全绿”战略,ESG理财产品规模639亿元,较年初增长83%。通过银银平台“财富云”渠道,实现中小银行代销合作机构286家,代销余额突破1000亿元,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兴业力量。投资银行方面,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5331亿元、绿色债券承销269亿元、境外债承销68亿美元,继续保持市场第一梯队;并购融资、银团融资、资本市场业务分别同比增长40%、21%、95%;资产流转能力持续提升,“兴财资”资产流转规模2586亿元,同比增长17%。

  拥抱数字化发展大潮,兴业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等战略重点领域投入,加快构建数字兴业,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较去年同期增加3.97个百分点至26.31%。同时持续升级迭代兴业管家、钱大掌柜、银银平台、兴业普惠、兴业生活“五大线上品牌”,并以获批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为契机,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生态圈建设,将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生产生活场景。

  资产质量稳定 房地产风险整体可控

  上半年,兴业银行主动加大潜在风险暴露,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三季度资产质量指标有序回归年初水平,不良率1.10%,较半年末1.15%改善,并与年初持平;关注贷款率1.47%,较半年末及年初均下降。拨备覆盖率251.99%,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三季报显示,兴业银行对房地产业务风险开展了多轮摸排,按照项目风险等级制订差异化处置策略,通过推动项目开发、并购重组等稳步化解项目风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各项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市场信心逐步恢复,预计行业风险将逐步企稳,房地产业务风险整体可控。(作者:陈恬 来源: 经济参考网

相关新闻
亮眼!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收官 这类银行业绩增速领跑

截至10月30日晚间,42家A股上市银行2022年三季报披露完毕。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超4.5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近1.6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营业收入7113.92亿元、归母净利润2658.22亿元稳居第一。   从业绩增速来看,多家区域性银行领跑,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张家港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30%。   业内人...

A股三季报收官!538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63家净利润超百亿元

10月30日晚,A股三季报披露收官。截至10月30日20点,A股共有4960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2363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47.64%。其中,6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超百亿元。从产业链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538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净利润方面,数据显示,2325家上市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

上市券商三季报陆续披露 机构看好配置价值

截至10月27日,已有财达证券、西部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南京证券等12家券商完成三季报披露。多数券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得益于投资收益增长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部分券商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板块仍有向上反弹的预期,随着四季度政策利好和市场回暖,券商板块估值将显著修复。   部分券商业绩保持增长   截...

8家上市公司三季报拟现金分红41.48亿元 苏泊尔分红10.07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25日晚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有温氏股份、麦澜德、苏泊尔、江中药业、龙佰集团、圣湘生物、润泽科技、电投产融等8家上市公司在三季报中披露现金分红预案。   “上市公司三季报分红并不常见。这种情况主要是为了给投资者注入信心,且维护股价稳定。”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外,这一举措还有利于改善...

多家医疗器械公司三季报表现亮眼 自主创新和信息化领域被看好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年内已有12家医疗器械公司于A股上市,不乏华大智造、微电生理、英诺特等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其中,7家已发布2022年三季报,合计实现营收56.11亿元,6家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4家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50%。三季报亮眼表现之下,医疗器械板块股价也迎来上涨。截至10月26日收盘,医疗器械ETF涨幅达4.22%。   “医疗器械公司业绩上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