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能源  >> 正文

中俄天然气历经十年签订大单 目标市场涵盖京津冀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兰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历经十年 中俄天然气签大单

  最终向中国供气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公开报道未显示天然气价格

  昨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

  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资料显示,中俄天然气谈判“马拉松”始于2004年,直到近期可谓进入“攻坚阶段”。2012年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提出了中俄油气在“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下合作。2013年3月,双方商定采用东线供气,计划铺设“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支线,年输气量为380亿立方米。

  但公开报道未公布进口天然气的价格。

  本报综合报道

  分析

  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涵盖京津冀

  台海网(微博)5月22日讯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我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这是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

  意义

  天然气进口多元战略布局基本完成

  合同约定,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我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专家李中海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终瓜熟蒂落,是中俄关系合乎逻辑的发展。

  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将把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输送至我国东北入境。这条管线将与已经投运的中俄原油管道一起,构成我国油气进口东北战略要道上的天然气进口大动脉。

  “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的最终落实,意味着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刘毅军说,我国天然气进口东北、西北、西南及海上四大通道的布局最终敲定,有助于实现天然气进口的多渠道、多来源与多品种,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李中海认为,这标志着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从构想向现实迈出重要一步。进入中国这一庞大、稳定的市场,对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拉动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影响

  俄罗斯天然气将平衡全国供气格局

  中俄天然气合作的探讨启动于上世纪末我国天然气市场刚刚发展之际,历经十余年之久。管线的走向、资源的落实,乃至价格如何确定,都成为谈判的焦点。其间,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不断变化,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变革,中俄两国内外部因素均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条管线目前设计输气量不算大,但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说,在中亚天然气既向东方又向西方供应的基础上,俄罗斯气源也实现了同时对欧洲和亚太市场的供应。这将使欧亚大陆天然气市场更加均衡,消费者和供应者利益也趋于均衡。

  刘毅军认为,这条管线的落实,将使我国天然气市场与欧洲市场连接。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市场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每年380亿方进口天然气资源将进一步满足我国对于清洁资源的渴求。此次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并将通过管道联网,平衡全国供气格局。

  这条管线的建成,将加快全国基础性骨干管网的建成,并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民生就业和经济发展。

  “这必将对我国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改革进程、推动实施具有竞争性的结构性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刘毅军说。

  数说

  为治理严峻的大气污染,天然气成为我国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重要选择。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未来数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

  本组文/据新华社

  马拉松式谈判进程

  2004年10月

  普京访华期间,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中俄天然气十年谈判序幕。

  2006年3月

  中俄签署《供气谅解备忘录》。俄承诺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计划从2011年起的30年内,每年向中方出口600亿至800亿立方天然气。

  2008年

  中俄建立副总理级常规天然气谈判机制。

  2009年6月

  中俄元首签署《天然气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10月两国签署协议规定,从2014年或2015年起,俄每年对华输送700亿立方天然气。

  2011年10月

  中俄总理第16次会晤,未就价格达成一致,谈判接近破裂。

  2012年6月

  普京访华,中俄油气谈判重启。

  2012年12月

  俄气和中石油证实实施“西线”项目意向,商定就互惠决策展开对话。

  2013年3月

  习近平访俄,中石油和俄气签署初步共识协议。

  2013年10月

  俄气称与中石油基本商定对华供气的定价公式,双方或在年底签署供气合同。

  2014年5月

  中俄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据公开资料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理性看待天然气紧张

理性看待天然气紧张(各抒己见)   萧 然   我国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煤改气一定会继续下去,天然气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   天然气紧张是今冬一个热门话题。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只是这次范围和程度,都比前些年要剧烈一些。   引起几次“气荒”的直接原因都是各种因素导致的需求过快增长。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需求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需求就没有...

每公斤上调7分钱 天然气价格昨日微涨

台海网12月3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随着油价小幅上涨,昨日12时,天然气应声微涨,每公斤上调0.07元,即调整为每公斤7.33元。   昨日,记者在国际会展中心附近加气站了解到,对这一微调,出租车司机普遍无感。针对之前网上传言加气比加油贵,不少司机表示疑惑。“还是加气成本低。”出租车司机黄泽强说,加满一箱气大概八九十元,平均每公里0.4元左右,如果加油,平...

厦门非居住性水价、气价将变动 明年1月1日起进行调整

台海网12月1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厦门非居水价和气价将进行调整。昨日,记者从厦门市发改委获悉,经市政府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其他行业自来水价格从1.80元/吨上调至2.20元/吨;非居管道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从3.42元/立方米下调至3.38元/立方米。   其他行业自来水价格为何调整?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起,厦门其他行业用水价格已14年未进行调整,期间原水费、电...

发改委:只要是民生用气,都要无条件予以保障

资料图:供暖  中新社发 唐克 摄   中新网12月18日电 针对今年采暖季天然气供应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今日表示,各级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居民供暖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气则气、宜油则油,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煤改电”“煤改气”没到位的允许使...

天然气荒?! 国家紧急出大招,你别慌!

受气温逐步降低影响,长沙的天然气出现气源告急。15号,长沙启动天然气三级应急预案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气。 对具备双能源的工商业用户采取停供措施,要求其启动备用能源;对本年度天然气购气量已满1500立方的居民用户进行限购:每天限购天然气15立方。   据了解,目前限购人群影响范围大概为6000户左右。根据长沙新奥燃气的预测,今冬明春长沙市气量缺口超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