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寒冬的考验,一些实力不足的企业已经站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而有实力的企业则纷纷选择在弱市中调整战略,以适应来自于外部的环境变化。以华锐风电为例,据了解,公司将采取适应行业调整期的一些措施,如以人员优化为根本的费用优化;提高投资效益;在推进国际市场方面,发展以销售为手段,争取订单,不做任何高风险项目投资。海上和海外以及低风速是华锐风电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几乎没有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会是一帆风顺的,中国风电似乎就正在为此前蜂拥而上的发展付出着代价。
风电迎考 前景可期
2011年,国内众多风电类上市公司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据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整理的20家中国主要风电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整个风电产业链上六成企业出现利润下滑。
与此同时,全球风电市场也并不景气。风电巨头维斯塔斯今年一季报显示,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9000万欧元,运营亏损2.45亿欧元。业绩恶化的维斯塔斯今年以来曾数次被传出将出售资产,传言中的出资方包括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及明阳风电,不过上述企业随后均予以了否认。6月,中国风电塔架制造企业天顺风能收购了维斯塔斯位于丹麦的风塔工厂,随后,维斯塔斯宣布关闭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风机厂,似乎在做退出中国市场的打算。
除了维斯塔斯,印度苏司兰、德国Repower等多家海外风机公司在华市场也在萎缩。
虽然目前面临严峻的形势,但对于行业未来的前景,业内多数人士仍持乐观态度。
首先是看好风电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风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长期来看无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风电并网和消纳这一制约我国风电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正在逐渐消失。近日陆续出台的政策,表明国家一直在积极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机构中投顾问的报告称:“过去两年电网对新能源入网的态度很明显,特别在对内蒙古风电并网建设的支持态度、实际行动上。”
今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针对我国去年弃风现象严重的事实,对主要电力公司以及电网和各地政府提出要求。 另外,国家能源局已经决定以蒙西地区作为试验田,找出阻碍中国风电并网、消纳的真正原因和解决措施。据悉,蒙西风电试点的内容包括:电源规划建设、电网调度规则、风电场建设管理、本地消纳方式、辅助服务市场,甚至试行千呼万唤不出来的配额制。
这些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无疑是给风电企业的一颗“定心丸”。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和风电企业的积极配合下,风电并网和消纳的问题,在1-2年左右将得到缓解。
战略调整 实力比拼
在目前风电行业调整期,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除了风电场开发商涉足风电设备制造领域之外,电网企业也开始介入风电开发领域。近日,继国家电网成立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染指风电项目开发后,南方电网也正式进入风电开发领域。南方电网控股的该公司集合了风电的各个产业链条,从上游的风机制造企业,中游的风电开发商、到下游的电网,产业链非常完整、清晰,形成了具有了较强阵容的竞争“联合体”。
“目前,风电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由于各个风机企业的订单情况都不很乐观,集合了产业链条的新公司的优势在于拥有项目话语权,而有项目就会促进相关风机的流通,起到去库存化的作用。”一位风电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存在公司系统内部消化的情况,虽然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但是对于整个风电产业则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加入电网的联合体,现有的风电行业格局可能再次洗牌。”
竞争加剧、市场萎缩、业绩下滑……中国风电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接踵而至,对于风电设备制造商来说,电网及风电场开发商所遭遇的政策压力也将传导到设备制造商身上,而下游企业的介入也进一步挤压了设备制造商的生存空间。
面对寒冬的考验,一些实力不足的企业已经站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而有实力的企业则纷纷选择在弱市中调整战略,以适应来自于外部的环境变化。以华锐风电为例,公司将采取适应行业调整期的一些措施,如以人员优化为根本的费用优化;提高投资效益;在推进国际市场方面,发展以销售为手段,争取订单,不做任何高风险项目投资。海上和海外以及低风速是华锐风电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010年,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34台3MW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全部并网发电。如果说这一当时曾震动海外各大知名风机企业的里程碑事件如今稍显过时的话,那么2011年底,华锐风电的SL6000大型海上风电机组于中标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则算是华锐风电的又一块里程碑。据了解,临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100MW)仅需17台华锐风电的6MW风机,大功率海上机组技术的革新使海上风电场建设更加高效率、低消耗。这预计也是6MW海上风电机组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大规模投入商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2011年以来,低风速风场凭借风电消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为突破并网瓶颈,在风电发展方面,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改“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模式为“集中+分散”的方式,发展低风速风场,并鼓励分散接入电网。去年年底,国家能源局下发《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的定义、接入电压等级、项目规模、核准审批等。
面对即将启动的低风速、大型化市场,华锐风电早在2011年3月就与位于低风速地区的贵州毕节签订了风能开发协议,将在毕节投资建设集高原型风电机组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华锐风电贵州产业园,该项目具备150万kW以上年生产能力。4月,华锐风电又与同处低风速区的山西临汾签订框架协议。协议签订后华锐风电将投资建设山西产业基地,并将会同地方政府一起对风能资源进行有效探测。这得益于华锐风电在技术研发和储备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继华锐风电之后,国内外厂商也加紧推出各自的低风速风机。2012年,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也推出了超低风速直驱永磁机组;不久前,西班牙歌美飒公司高调宣布,进军中国低风速市场。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华锐近年来把目光投向了新兴市场。据华锐风电土耳其公司负责人介绍,华锐风电于2011年5月进入土耳其市场,同年11月和12月与土耳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Bereket集团分别签订了YALOVA WPP 54MW和USAK WPP 54MW两个项目的风电机组供货合同,华锐风电共为两个项目提供72台风力发电机组,合计装机容量为108MW,目前36MW已经发货。2012年4月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访华期间,华锐风电又与土耳其Agaoglu公司就600MW风机项目已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了框架性战略协议,这是华锐风电在土耳其市场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据了解,目前华锐风电正在筹备成立土耳其分公司,该分公司是华锐风电中东地区唯一一家海外机构。
南美市场上,2011年9月,华锐风电与巴西当地电力开发公司Desenvix签署合同,将为位于巴西Sergipe地区的一个34.5MW风电场提供23套SL1500/82风电机组,截至目前已经全部发货;此外还有在南非已经中标的54MW风电项目。
稳中求生 期待回暖
据电监会2011年底的报告显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其中预计2015年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kW,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kW·h,风力发电量在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将超过3%。
而截至2011年,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是6200万kW,2011年风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1.67%。要达到2015年的目标规模,在这3年中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可见眼前的问题只是阶段性的瓶颈,中国的风电资源丰富,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巨大。
中国风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内风电行业最早是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欧洲的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但现在,中国的风电行业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优势。比如大型风机电控技术和产品,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华锐风电这样的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已经独立完成了大容量风机(包括海上、陆地、潮间带机型)电控系统的开发。
在研发上,国内企业的投入也是很可观的,据了解,华锐风电每年有不低于5%的营收投入到研发当中,并且华锐风电在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储备上具有绝对优势。
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与科技部《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都明确提出了大型化的发展方向。科技部《规划》明确指出,要突破10MW级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设计关键技术,实现海上超大型风电机组的样机运行。据悉,华锐风电已于2012年6月成功申请到国家能源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0MW级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及示范”项目。该项目将建造全球首台、功率等级最大的10MW级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并在江苏沿海装机示范。华锐风电向记者表示,其3MW机组已经实现量产,5MW机组已经成功并网运行,6MW机组也已经成功吊装,这都为10MW风电机组的研发累积了非常宝贵的研发及实际运营经验。
如今,中国风电未来如何走好合理市场竞争的道路,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认为,风电行业从广受追捧的新兴行业转为竞争性行业,从狂热发展逐渐回归理性是未来风电行业的整体趋势。而作为一个国际知名风电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把问题看得比其它人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