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基金  >> 正文

公募基金积极参与定增项目 47家基金今年以来认购额同比增长56%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热情持续升温。

    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共有47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投资,较去年同期参与定增投资的42家基金公司增加了5家。从认购总额来看,47家基金公司累计认购规模达448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8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6%。

    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定增市场压力较大的时间或已过去,今年公募基金在筛选定增项目时需重点关注“安全边际”和“相对均衡”两大因素。与此同时,全面实行注册制将给定增市场带来更多的项目供给和筛选空间,公募基金需不断夯实定增投资的策略研发能力和组合投资管理能力。

    财通基金位居第一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参与定增投资的47家基金公司中,共有10家基金公司的认购规模超过10亿元。其中,财通基金一共参与了89次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认购总规模达到118.16亿元,数量和规模均位居第一;其次是诺德基金,今年以来共参与了87次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认购总规模达111.86亿元。这两家基金公司的认购总额遥遥领先。

    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金鹰基金、南方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和睿远基金位列第二梯队,今年参与定增项目的认购总额分别达到35.19亿元、26.19亿元、12.84亿元、12.2亿元、12.19亿元、11.9亿元、11.6亿元和10.7亿元。上述十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项目的认购总规模达到362.8亿元,在今年以来基金参与定增投资的总规模448亿元中占比超过80%,达到了80.9%。

    值得一提的是,在定增项目认购规模排名前列的基金公司中,出现了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这些基金公司的定增业务一直是公司特色业务,如财通基金是涉足定增市场较早、业务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自2013年参与首笔定增起,产品不断迭代,规模持续领先,被市场誉为“定增王”。

    重点关注两大因素

    实际上,2022年定增市场度过了较为艰难的一年。北京地区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去年定增市场的供给减少明显,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有所下滑,市场承压也比较大,在定增折扣水平下降的趋势下,折扣收益也有所下滑。

    “但我们认为今年定增市场压力较大的时间或已过去,从与定增标的市值较为接近的中证1000估值PE水平等因素来看,定增仍是长期值得关注的投资品种。”上述基金经理称。

    对于2023年公募基金参与定增项目的投资思路,财通基金的基金经理曹玉龙对记者表示:“剖析定增市场需要从项目供给、市场承压、发行折扣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认为公募基金需要力求在2023年定增市场找到‘安全边际’和‘相对均衡’,重点关注这两大因素并通过对市场基本面、估值水平、标的供给、投资策略等多个层面的抽丝剥茧,梳理定增市场的长期投资思路。”

    “具体到定增标的的筛选上,今年可以从基本面、行业景气周期、折扣水平、估值水平等维度评估定增标的的安全边际,同时从行业、个股、风格等维度上保持相对均衡的配置。”曹玉龙表示。

    对定增投资提出更高要求

    对A股定增市场而言,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公募参与定增市场的投资思路也随之面临着变化和挑战。

    财通基金的基金经理胡凯源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给定增市场带来更多的项目供给和筛选空间,同时对定增投资的策略研发能力和组合投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随着定增标的数量和规模扩容,当市场资金供给相对稳定时,从供需关系角度可预见的,定增的折扣优势可能更加凸显,定增策略或将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二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带来便捷、高效再融资渠道,定增市场的热度有望持续提升。项目供给增多,折扣可期,定增投资策略的研发迭代或值得期待,锚定定增折扣的定增量化对冲策略,可能也将迎来较好的配置时间窗口。

    九泰基金总裁助理刘开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定增是一种波动相对较小,周期比较长的投资。鉴于较长的投资周期,定增投资更加注重基本面,我们要按照主动管理思路做定增投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之后市场的供给端将明显扩张,可以投资的标的也将越来越多,投资人必须擦亮双眼,这对基金公司的深度投研能力将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相关新闻
沪深交易所发文 5000+上市公司请注意

6月12日晚,沪深交易所分别发文,就日前修订的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指引公开征求意见。沪深交易所表示,此次修订是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进一步发挥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在推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中的作用,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6月26日。   要点速览   加大A类公司支持力度,强化D类公司监督力度,D类公司原则上...

定增规模缩水 扩产热情下降 锂电行业回归理性还是预见风险?

近期,不少动力电池企业表示订单量有所下降,一些企业开始去库存、降产能,这股“寒气”也传递到了上游材料厂商。   6月7日,头部电解液厂商多氟多发布公告称,调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公司表示,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实际情况,将此前募集资金规模从不超过55亿元调整为不超过20亿元。主要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

一季度稀土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 需求不足等是主因

6月9日,沪市稀土产业链上市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集体业绩说明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顺利举行,盛和资源、厦门钨业、北方稀土等多家A股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积极参与。   此次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今年以来镨钕、镝、铽价格都大幅下跌,请问市场过剩很严重吗?市场上有很多镨钕、镝、铽库存吗?”   盛和资源总经理王晓晖回应称:“目前镨...

上市公司持续加码钠离子电池赛道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钠离子电池最新投资进展和量产计划。在相关利好政策指引下,今年以来,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钠离子电池行业持续稳步发展。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6月9日晚间,派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方佛山司南新禹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及其他投资人向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其中,派能科技拟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认购众...

多部门密集发声合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从“治乱”到“提质” 严把市场出入关口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近期,围绕这一重大部署,证券监管系统、公安部、国资委等部门密集发声,着力共同培育壮大反映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群体。   监管密集发声   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