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特别国债发行即将落地 4月资金面有望平稳偏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季末扰动逐步消退、央行操作呵护流动性的背景下,近日市场资金面呈现平稳偏松态势。业内人士表示,跨季后流动性压力明显缓解,资金价格中枢有望下行。与此同时,财政发力将推动政府债发行节奏加快,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逐步显现。

  业内普遍预计,若政府债供给加速推高资金利率,央行或通过多种货币政策操作对冲资金面压力,叠加二季度财政投放效应,资金面有望边际趋松。

  资金面平稳跨季

  跨季之后,资金面明显转松。截至4月1日收盘,DR007加权平均价大幅下行34.67个基点,报1.8421%。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整体而言,近期流动性已渡过压力最大阶段,逐渐步入缓和区间,资金面平稳跨季。本周政府债净缴款和同业存单到期续发规模均不大,扰动相对可控。

  “本周有近1.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须关注央行的投放情况,与此同时,季末月份财政投放加速或将对冲一部分到期压力,跨季流动性或无虞。不过,当前货币宽松节奏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中短期而言主要关注央行投放情况和资金价格的变化。”谭逸鸣说。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3月MLF超额续作及中标规则改变超出市场预期,量价层面均体现了央行的呵护态度,有效缓解大行负债压力。中标利率虽未公布,参考近期1年期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中标利率大概率在2.0%之下。

  “从资金的量、价观察,大行融出资金规模明显提升,隔夜价格继续下行,银行间流动性压力缓解,非银机构融入资金规模边际抬升,杠杆水平小幅抬升,流动性分层从绝对低位略有上行,预计本周资金面平衡偏松,7天期资金利率中枢有望回落。”覃汉说。

  预计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积聚

  政府债务发行将是影响二季度资金面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预计,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或将进一步积聚,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特征与债务结构优化的需求有望共同推升发行规模。

  财政部3月31日公布,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

  财政部发布的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显示,4月将首次发行期限为5年的特别国债,招标日为4月27日;5月发行两笔特别国债,一笔为5年期的续发,一笔为7年期的首发,招标日皆为5月14日;6月则有一笔7年期的特别国债续发,招标日为6月4日。

  国联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清荷表示,其所在团队推算出二季度国债净融资额预计为全年进度的16%,约10678亿元;考虑到期压力,预计国债二季度总发行量或达36790亿元。“应关注不同发行认购方式对市场带来的影响。”李清荷说。

  货币政策配合下资金面将边际转松

  随着政府债供给放量,为了避免财政融资成本的持续上升,业内认为,央行结束资金面紧平衡状态的必要性正在增加,4月资金面有望平稳偏松。

  李清荷认为,若政府债供给放量进一步超出银行承接力,带动资金成本继续趋紧,可能倒逼央行通过降准或改制后的MLF超额续作进行对冲。此外,为了传递清晰的市场预期,央行在二季度重启国债二级市场买入操作的可能性也在上升,以平抑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风险。

  后续,跨季后资金面或转为自发式宽松。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表示,参考往年规律,4月初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尽管4月是季初缴税大月,但4月信贷投放规模明显低于3月,叠加3月末财政支出释放资金规模较大,4月资金利率中枢往往较3月下降、波动幅度收窄。(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
财政部将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四大国有银行

据财政部网站3月31日消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   “此次财政部通过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国家基于战略考量的主动布局,充分体现了前瞻性的治理...

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毕

财政部发布的《国债业务公告2024年第182号》显示,11月15日,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六期)第三次续发行已完成招标工作,本次国债实际续发行面值金额500亿元,经招标确定的续发行价格为98.51元,折合年收益率为2.27%。至此,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累计发行1万亿元。   “今年我国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在为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重大...

“真金白银”加速落地 财政政策更加给力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组合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并积极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财政“真金白银”落地情况如何?国家“钱袋子”发力效果怎样?记者近期深入多地采访。   “债”上发力,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政府最高补贴20%”——一走进贵州省贵阳市红星美凯龙北京西...

六大行“增资”稳步推进 将撬动基建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特别国债对国有大行的“注资”正在稳步推进。据了解,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多家大型银行已在研究论证核心一级资本补充的方案,正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26年前,此次特别国债注资银行范围更广,预计注资后基建、普惠小微、高技术制...

再发特别国债支持补充资本 财政力挺银行为哪般

时隔二十余年,财政部将再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业内人士表示,以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不仅能够增强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信贷投放能力,增强金融稳定性和市场信心,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国债使用效率。   此轮注资背景已较1998年那轮注资发生改变,预计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将较大,期限也会更加丰富。专家认为,此轮注资成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