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银行保险科技金融发展方案出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未来5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施工图”逐渐清晰。记者4月1日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获悉,为探索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支持各级政府、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明确施工图

  《实施方案》明确,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科技金融制度逐步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不断完善,外部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加快实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记者获悉,《实施方案》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基于如下考虑:一是多个部门政策组合,凝聚金融监管、科技、发展改革部门的政策合力,打好科技金融服务的“组合拳”。二是增加金融资源供给,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三是畅通科技三资循环,打通资本资金资产循环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支持科技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加快产业整合。四是促进科创产业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7方面20条措施,为银行保险业支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支持政策,并且在部分领域专门针对科技项目、科技企业金融需求特点提出了针对性举措,有助于银行保险业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科技金融。

  “《实施方案》是银行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的‘施工图’。”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第一,《实施方案》加强对科技金融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以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第二,推动金融业机制革新,为金融机构指明业务方向,尤其是为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提供方向;第三,打通创新生态,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加强机制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一是健全机构组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内部管理架构,向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适当授权。二是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适当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切实提升业务人员支持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三是做好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做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金融服务。一视同仁服务民营、外商投资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四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支持各级政府、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在娄飞鹏看来,在提高绩效考核的同时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将有效调动银行保险业从业人员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对于从业人员而言,一方面需要积极利用利好政策更好服务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在发展科技金融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效管控风险。

  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方面,《实施方案》要求,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加强与创业投资等机构合作,以及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其中,在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有序扩大至具备经济实力较强、科技企业数量较多、研发投入量较大、股权投资活跃等条件的地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研究扩大试点银行、地区和企业范围,支持科技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进行产业整合,畅通资本循环。

  另外,《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强化数字赋能,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增强企业识别和筛选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和风险防控水平。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通过组建共保体、再保险等方式分散科技保险风险。

  在业内专家看来,《实施方案》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多个部门政策组合,增加金融资源供给,畅通科技三资循环,促进科创产业融合,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要坚持效率优先,由经营主体对科技企业和科技方向进行选择,政策主要是起到引导和建议的作用。毕竟,经营主体是最了解科技方向的,能够更好把握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另外,守牢金融安全底线,比如,银行信贷需要考虑借贷的安全性,要在借贷融资便利性和信贷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谈到《实施方案》落地时,盘和林如此建议。(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3•15|践行金融为民 守护幸福晚年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当下,守护长者幸福晚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值此“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期间,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号召,牢记“金融为民”使命,坚持为民办实事,开展养老健康讲座,助力解答长者健康困惑,守护长者美好生活。 医学博士亲...

“智变”提速 DeepSeek金融“朋友圈”持续扩容

伴随开源AI大模型DeepSeek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场景,从银行、保险、证券到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尝鲜”DeepSeek,探索相关应用场景,并加紧推进DeepSeek系列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工作。业内分析认为,对DeepSeek等大模型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金融深度发展。   DeepSeek近期接连发布了V3和R1模型,基于其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超强...

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之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血脉畅通,经济肌体才强健有力。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近日,新华社记者在多地调研中观察到,金融系统靠前发力,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加油助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靠前发力 有效支持经济稳增长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悟空智算”高性能智能算力中心项...

新场景促销加码 金融与消费“双向奔赴”

随着元旦和春节消费旺季的到来,金融行业积极响应“扩内需、促消费”号召,开展多项优惠活动助力消费升温。与此同时,金融管理部门将采取更多支持政策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消费领域。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类消费以及“首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消费场景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瞄准关键节点,激活假日消费。包括信用卡、消费贷、分...

厦门市“金融支农联盟”召开联席会议

台海网12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张宏)12月10日上午,第一届厦门市“金融支农联盟”联席会议在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举行,厦门市农业农村局、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等五家指导单位和24家金融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厦门市“金融支农联盟”是福建省首家市级金融支农联盟,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