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央行: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人民银行2月2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加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研判,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宏观审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宏观审慎政策和治理机制,加强金融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管理,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会议要求,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要加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研判,立足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强跨境支付、计价、投融资等功能,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发挥货币互换和人民币清算行作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人民银行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持续完善宏观审慎制度和管理框架。发挥好宏观审慎评估(MPA)的导向作用。2024年,持续优化MPA考核框架,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增长的稳定性;保持对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持续夯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密切跟踪系统重要性银行经营边际变化,加强对典型风险和薄弱环节的监测分析。督促系统重要性银行落实附加资本要求,组织开展恢复和处置计划审查及恢复计划演练,提升其抗风险能力和风险应对水平。组织召开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跨境危机管理小组会议,加强跨境危机管理与合作。持续夯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发挥好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合力,巩固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完善 各地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

核心产业超1.2万亿 工业互联网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50家,带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特色平台,连接设备近9000万台套,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10月18日从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记者获悉,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技术、产业、标准、人才等体系已基本构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政策引...

中国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已恢复中性

我国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已恢复中性   一国外汇储备是该国的“家底”之一,如何让这些“家底”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又能够为国家开放贸易和投资提供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撰文指出,随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趋于平衡,前期采取的宏观审慎政策已全部恢复中性。未来我国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将成为常态,总体上仍将保持基本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