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外资机构看多中国资产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随着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将目光聚焦中国市场。近日,高盛、德意志银行、汇丰、美国银行等密集发声,表示看好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对中国市场表现抱有信心。

  高盛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迅速崛起,中概科技股迎来了重新估值的重要机遇期。基于此,高盛决定继续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并且预测今年该指数有望实现14%的涨幅。

  德意志银行同样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全球投资者今年将认识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优势,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逐渐消失。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认为,DeepSeek的技术突破体现了中国大语言模型已迈向深度推理阶段,也让投资者注意到,中国科技创新在全球舞台的竞争力正日益增强。DeepSeek的成功或成为中国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有望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点燃了全球投资者重新认识中国科技竞争力、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热情。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DeepSeek具有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引发行业对资本开支、应用场景等讨论,或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潜力。

  不只是看好,更有外资机构已经行动起来。高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高盛全球范围内的主经纪商(PB)业务中,中国在岸和离岸股票合计成为今年名义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在2月3日至2月7日的一周时间里,对冲基金买入中国股票的力度为4个多月来最强。此外,富达投资组合经理Taosha Wang近日公开表示,富达国际已增加中国股票持仓,并给予超配。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对A股科技公司的调研热情不断升温。今年以来,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摩根大通、富达国际、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频繁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调研名单中,对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

  业内认为,外资机构“唱多”“做多”中国市场,背后有着坚实的逻辑支撑。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资产估值优势明显。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股票仍处在估值洼地,如果今年有持续的增量政策出台,进一步增强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心,外资有望加快回流中国市场。

  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更是极大提振外资机构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2024年,中国证监会先后发布实施“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聚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一批处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先后登陆A股市场,实现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占比超过一半。

  为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集聚。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表示,《实施意见》重点要求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并围绕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举措,体现了政策层面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提升A股市场科技含量与国际竞争力。

  “中国近十几年在促进创新方面做出很大努力,特别是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半导体、医疗技术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匡正表示,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有望带来更多科技领域的创造性突破,或将引起全球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重新评估。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向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未来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资本市场将聚力赋能科技型企业,中国科技创新潜力有望加速释放,科技实力愈发彰显,重视中国资产将成为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的共识。 (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

相关新闻
积极因素点燃信心 中国资产获全球关注

进入2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亮眼。在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市场估值仍处低位、AI等相关创新技术催化等因素影响下,中国资产受到了来自全球市场的关注。据海外大型中国股票基金日前披露的去年12月持仓显示,不少海外基金均加仓了中国资产。无独有偶,基金四季报显示,多只多元配置的QDII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增加了A股配置,而减少了美股等海外市场配置。此外,高盛、德意志银行...

城堡证券申请券商牌照 外资机构加快布局中国市场

又有外资机构申请券商牌照。证监会官网显示,城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城堡证券”)于2025年1月17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证券公司设立申请,目前状态为“申请材料接受”。 同日,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渣打证券”)首个分支机构也获准展业,在华布局更进一步。近年来,外资机构布局中国市场的进程持续提速,已有多家外资机构被核准在华设立证券公司...

预计2025年企业盈利复苏 外资机构看涨中国股市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发布研报,上调中国资产评级,看好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外资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企业盈利复苏将为中国市场的上行提供支撑,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涌入。   具体来看,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其团队预计,2025年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盈利增速将分别达到7%和10%,两大指数的假设合理市盈率将分别达11倍和14倍...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充满信心、长期看好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官网消息,近日,沪深交易所召开外资机构座谈会,就近期A股市场形势与多家外资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传递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配合新“国九条”出台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

沪深交易所召开外资机构座谈会

记者1月5日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获悉,两所近日同步召开了外资机构座谈会,结合近期A股市场形势等,分别与来自外资证券基金机构、QFII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的8家外资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与会外资机构积极评价中国政府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坚定决心。大家一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