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逾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 央行多举措调节流动性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蛇年春节后的首周,央行连续两个工作日回笼资金引发市场关注。2月6日央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755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操作利率为1.50%。因6日有4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2045亿元。而2月5日,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7165亿元。

  Wind数据显示,2月5日至7日,公开市场有2.3万亿元逆回购到期,相比2021年、2022年和2024年春节假期后逆回购到期量均要高,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2025年2月5日,逆回购到期规模高达1.4万亿元。专家表示,春节假期后,居民取现需求会季节性回落,加之2月份缴税压力减轻,资金面有望边际转松。同时,人民银行也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流动性充裕。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分析称,相比于去年同期,人民银行蛇年首个逆回购操作呈现了不同特点。比如,今年跨年的14天逆回购操作规模是去年的一倍多,去年节前操作了约1.24万亿元、节后第一天资金净投放了430亿元。节前较大的操作规模意味着节后较大的回笼压力,节后需要较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逐步回笼该季节性资金。

  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看来,节后资金流动性相较于节前比较宽松,春节、税期等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已经消失,央行可以通过适度回收节前连续投放的流动性来平滑,避免资金过度淤积,以保持流动性继续处于合理充裕的状态。

  事实上,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人民银行此前已释放了较多流动性。尽管1月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缩量操作净回笼7950亿元,但仍通过17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此外,央行还于春节前一周开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

  从利率端来看,2月6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跌互现,短端利率较5日多数下行。其中,隔夜shibor报1.792%,下调0.1个基点;7天shibor报1.785%,下调5.9个基点;14天shibor报1.854%,大幅下调11.8个基点;1月shibor报1.7080%,与前一交易日持平;3月shibor报1.7100%,上涨0.30个基点。

  参考往年情况,跨春节假期后资金面转松概率通常较高,同时综合考虑到节后现金回流、以及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要求,市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将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

  任涛表示,就2月来看,影响资金面的因素开始回归常态,流动性开始趋于平稳,预计在央行的呵护下,资金合理充裕的情况仍会持续,市场利率仍会保持在低位水平。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的运行和融资状况是资金利率高位运行的“底气”。同时,基本面的恢复与资金面的收缩也对收益率曲线长端的抬升提供了支撑。春节后货币当局引导收益率曲线长端进一步上行的概率较大,而保持资金面紧平衡恰是引导曲线长端上行的有效工具,“倘若春节后资金利率保持在1月中旬以来的水平,那么过不了多久长债收益率便会再度上行。”

  不过市场判断,央行2月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的可能性不大。

  “从目前利率情况来看,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尚未调整到位,另外,央行1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高达1.7万亿元,延续了去年10月以来的大规模投放势头,也意味着暂停国债买入不会影响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充裕。”张旭表示,央行仍可以通过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适量续做MLF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任涛同样认为,目前央行有很多手段来呵护流动性,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公开市场操作、MLF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降准等,这些工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更可以连续使用;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利率仍处于低位,流动性也较为充裕,短期内央行应没有必要重启国债操作,后续可结合国债发行情况推进,以平滑市场影响。

  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呵护春节前流动性 央行开展超万亿元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大手笔投放呵护春节前资金面。央行1月22日公告称,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65%。由于22日有9595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98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央行开展的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也是Wind数据有...

央行启动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 金额550亿元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结果公告称,为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市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持续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落地。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于2025年1月2日完成招标。本次操作金额为55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30基点,最...

央行31日开展1577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24]第260号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4年12月31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577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逆周期调节加码 央行多举措护航跨年流动性

12月23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09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由于当日有7531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6435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虽然23日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资金净回笼,但市场利率围绕逆回购利率附近波动,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走势平稳...

央行加码呵护流动性 资金面平稳跨年有支撑

12月17日以来,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行,资金面逐渐宽松。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12月17日DR007报1.8648%,12月20日已下行至1.5713%。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DR007下行主要是因为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有所加大,叠加年末银行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以及财政资金投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