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人形机器人春晚扭秧歌 2025年产业爆发在即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秧BOT》节目中16个身着花袄、手持花绢的机器人“福兮”带来的扭秧歌表演,令观众眼前一亮,也使得人形机器人再次成为焦点。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树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秧BOT》节目中的机器人,打破了公众对人形机器人‘机械感’的刻板印象,其背后是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的跃升、多机协同技术的突破、视觉感知系统的升级等。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2025年作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工业场景有望率先应用这一工具,未来有望延伸到个人和家庭消费端。”

  多种技术支撑

  在《秧BOT》节目中,16个人形机器人“福兮”不仅队列整齐划一,而且“手上功夫”灵巧多变。藏手绢、亮手绢、转手绢,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据悉,“福兮”是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宇树H1。据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舞蹈花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才排练出这样的效果,整套舞蹈主要通过人工智能强化学习,让机器人能够自主跳舞、自主导航。

  “福兮”表演时的“秘密武器”是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多智能体协同规划、先进组网方案等技术,这让它们在舞台上能够确保精准定位和稳定连接,动作和队形实现“复制、粘贴”的效果,强大的集群协同控制系统还让它们能及时随舞台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同时,“福兮”完成了难度极高的转手绢、丢手绢动作,这得益于它的最大关节扭矩能达到360N·m,还配备了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能将周围环境看得一清二楚,这为其完成高难度动作提供了强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这已经不是?人形机器人首次登上春晚舞台。2016年春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40台Alpha机器人登台表演,这家公司的机器人在此后的2018年、2019年连续登上春晚舞台。2021年,来自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牛“犇犇”也曾登上春晚与表演者共舞,当时便凭借灵活的动作引发人们关注。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春晚‘福兮’带给观众的全新视听体验,展示了现阶段这一领域前沿技术水平,并引发业界关注,有利于助推行业进一步发展。”

  产业链企业迎机遇

  2024年下半年以来,多家海内外科技企业传出人形机器人小规模量产的消息。2025年1月份,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标志着该公司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迈入批量交付的新阶段。2024年12月份,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年度计划产量为962台。2024年6月份,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宣布,2025年开始,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进入限量生产阶段,届时或将有超过1000台Optimus机器人在工厂内试运行。

  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进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在不同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并积极展开合作。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具备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及自动化方案设计等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重视人形机器人市场机遇的开拓。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与Hanson Robotics 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就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道通“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巡检作业提供解决方案,具体包含智能体机器人,Avant AI PaaS平台以及行业大模型一体机等三大核心模块。公司方面表示:“已与某头部创新机器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联合研发和推广有高度竞争力和创新力的空地一体整体解决方案上展开合作。”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研究,在2025年各机器人大厂逐步实现量产的前提下,预计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产值有望超越20亿美元,2024年至2027年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4%。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大在人形机器人这一领域的投入。从产业链细分领域来看,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技术与软件平台等多个赛道的企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神奇装备+1!穿上这个外骨骼“背包”就能获得30公斤助力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正在浙江乌镇举行,全球互联网的最新发展成果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展示。本届博览会场景化打造了人形机器人专区,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人工智能更可感、可触、可及。 总台央视记者 张赛:此次博览会上,人形机器...

成都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图】

  这是8月22日拍摄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所在的成都科创生态岛(无人机照片)。   近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RRMM)及双臂协作系统(RTACS),多模态模型能使机器人理解推理抽象的语义指令,并调度双臂协作系统执行任务。   成都人形...

能“打工” 会做饭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生活有多远?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举办,大会进行主论坛及25场专题论坛,416位国内外嘉宾参与讨论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本届大会上最受关注的是展出了27款人形机器人,它们能跑、能跳、能做瑜伽,能“进厂打工”,还能洗衣做饭。此次大会上的人形机器人,有哪些新的特点?有哪些新的应用场景?它们,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人形机器人 有哪些新的科技特点? 浙江大...

创新产品频出 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提速

一款身高约173厘米的人形机器人,双手环抱着大会徽章,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将其准确地放入启动台上——这是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的精彩一幕。这个名为“天工1.2max”的机器人系首次亮相,它与现场数百位与会嘉宾和观众一同见证大会开幕。   8月21日至25日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27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数量创历届之最。《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场获...

这些有趣的人形机器人争相登场,它们离实际应用有多远?

走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区,“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令人眼前一亮。相比往届,今年人形机器人争相登场,它们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灵活敏捷,在智慧巡检、高危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大展身手”,成为人们的得力干将。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拍摄的“十八金刚 众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