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2024年末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1000亿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14日介绍,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

  邹澜是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述情况的。

  “资本市场既是信心的‘风向标’,也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邹澜表示,考虑到现行监管规定不允许企业贷款购买股票,相关证券机构也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以此提升相关机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

  作为中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2024年10月正式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邹澜介绍,2024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信心显著增强,交易量和市场指数均大幅攀升。相关企业和机构有了更充裕的时间熟悉新工具,做好各项准备。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已和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2024年全市场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邹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关企业和机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资金增加投资。(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央行启动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 金额550亿元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结果公告称,为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市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持续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落地。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于2025年1月2日完成招标。本次操作金额为55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30基点,最...

券商积极参与互换便利操作 “首笔”“首单”“首批”均落地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首次操作,随后,券商快速响应,积极推进SFISF业务落地。《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中金公司率先达成SFISF下首笔质押式回购交易,并首次买入股票;国泰君安已完成SFISF下全市场首单国债换入交易以及首批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   华泰证券银行证券首席分析师沈娟表示:“互换便利机制设计具有逆周期...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即日起接受申报

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要求,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