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货币信贷总量稳结构优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4年12月末,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披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金融支持实体“成色”足。

  “总体看,2024年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在14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称, 2024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贷款利率稳步下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总量合理增长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24年,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先后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也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2024年,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在绿色金融方面,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在上海试点将支持范围扩展到低碳转型,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向绿色低碳发展。在普惠金融方面,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了1.75%,额度增加了1000亿元。组织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五大专项行动。在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方面也持续发力,不断加强制度和市场建设。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目前各领域政策框架基本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五方面都实现了全覆盖,成效持续显现。

  记者从人民银行获悉,2024年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涉农贷款同比增长9.8%,2024年三季度末,绿色贷款同比增长25.1%。

  “这些贷款都显著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说明信贷结构是在加快优化进程中的。融资可得性明显提升,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6000万户,已经覆盖了约三分之一的经营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接近50%。”邹澜表示。

  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2025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五篇大文章”仍是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开年半个月来,银行业已全力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开年以来累计投放普惠贷款12亿元,科技贷款近120亿元,绿色贷款超250亿元,其中绿色贷款融资覆盖全部绿色产业。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积极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成授信项目储备超过1000亿元,涉及能源、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总经理张金山对记者表示,截至2025年1月3日,中信银行合肥分行人民币一般对公贷款较年初就已增加60亿元,主要投向聚焦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邹澜指出,人民银行还将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制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政策举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包括强化正向激励,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和优化信贷结构,以及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等。

  谈及下一步货币政策思路,宣昌能透露,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总体上看,2025年开年宏观经济及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以及外部经贸环境变化等,将是决定一季度降息降准落地时间的主要因素。(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稳增长政策加码信号明确 下半年进一步降准降息可期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这释放出了清晰明确的稳增长政策加码信号。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

财政部等4部门联合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的支持,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积极性,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6月2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4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了中央财政会同有关方面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有关事项。   《通知》明确,...

M1增速为何放缓?怎么看?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M1增速在上月同比下降1.4%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引发市场关注。   M1增速为何放缓?如何看待放缓?放缓是否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弱了?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问:M1增速为何放缓?   答:我国货币分为流通中货币(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三个...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 人民币汇率超预期贬值风险不大

5月份以来,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调整。Wind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3日期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其中,5月2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7.2关口;5月3日盘中最高升至7.1656,创1月26日以来新高。随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回落。截至5月8日16时30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325。   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走...

亚洲多国打响货币保卫战 最终结果还是未知数

近日,亚洲多国货币正遭遇大幅波动。   先是4月以来,日元、泰铢、印尼盾等货币汇率在美元重挫下集体暴跌。日元兑美元汇率甚至一度跌破160关口,创下34年以来新低。   随后,多国政府紧急出手“救汇”,日元、韩元等兑美元汇率有所回调,一场“货币保卫战”拉开序幕。   亚洲货币后续将走向何方? 人民币在本轮震荡中如何应对?   强势美元“击穿”亚洲多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