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积极信号:十多年后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货币政策的表述引人关注。时隔10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力提振各方信心,助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明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不仅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宜松则松,宜紧则紧”的适时调整,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变化的是货币政策松紧,直接关系实体经济的资金血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低位的利率水平、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等领域,促消费、扩投资,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尽管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健”,但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在执行上灵活适度,市场普遍感觉我国货币政策已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能更好体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二者相配合将进一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当前,预期变化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及时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取向有助于引导预期。从外部看,明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内部看,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当下这一节点,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回应市场关切,释放明确信号,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明年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将有哪些变化?一文速览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什么?财政、货币政策会有哪些变化呢?财经老王也请教了多位经济学家,一起来了解。 专家告诉老王,今年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而明年的要求是:...

多项货币政策护航 资金面平稳跨月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对资金投放方式和时点进行调整,资金面呈现出新的“月末效应”——资金利率下行趋势明显。11月末,在央行大规模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操作和财政支出的共同作用下,资金面延续宽松格局。   展望12月,政府债供给和跨年因素将成为影响资金面的主要变量。但市场预计,央行将通过多种工具综合调节,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大幅波动。   资金面跨...

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箱充实 打开协同发力空间

近期,相关部门负责人接连发声,释放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的信号。财政政策将更加“给力”,明年赤字空间和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均有望扩大,与此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将持续发行;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息降准仍有空间和可能。总的来说,财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力,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的工具,全力支...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对下阶段货币政策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下阶段,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8月份、9月份,部分宏观指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特朗普当选不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

当地时间11月7日,在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他表示,在短期内,总统大选的结果不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 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随着时间推移,任何政府或国会制定的政策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