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维护债市稳定 央行拟借入国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接连“喊话”提醒长债风险后,央行将于近期开展国债借入操作。人民银行网站7月1日消息,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受该消息影响,当日国债期货全线收跌,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攀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在10年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点之际,卖出国债有利于稳定长债利率,防范利率风险。

  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是反向关系。如果投资者积极购买国债,债券价格将上涨,收益率下降。相反,如果央行出售国债,国债价格将下跌,收益率上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后,可以将这些国债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进而压低相关国债市场价格,推升相关国债收益率。这是本次公告发布后,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王青判断,央行将主要借入10年期及以上期限的中长期国债,至于借入规模、是否或何时出售,将由央行根据债券市场形势而定。

  今年以来,由于“资产荒”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一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降至2.29%,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84%下降至2.46%,分别下降27和38个基点,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央行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了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受到无风险资产相对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期在陆家嘴论坛上也提醒了相关风险。他强调,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提示,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和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积累。同时应当看到,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近期央行多次提醒,其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交易操作是双向的,并不是一味买入,也可以择机卖出。这是央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进行观察、评估基础上,审慎做出的决定,表明央行近期将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卖出操作。这将影响债券二级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可能影响利率走势,进而避免中长期国债利率过度偏离合理水平。同时,央行通过此举,提醒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中长期债券可能产生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泉州获增发国债资金超2亿元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我市财政部门抢抓中央财政增发国债政策机遇,牵头组织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精心策划项目全力争取资金支持。近日,我市获得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增发国债4个项目资金共21419万元。 四个项目中,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资金8789万元,用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避险搬迁、地质灾害监测台站建设等,减少或消除因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有...

2379亿元 增发国债第一批资金预算下达

据新华社12月18日消息,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日前,财政部已下达第一批资金预算2379亿元。   专家认为,万亿国债在岁末年初将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增量资金。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财政政策发力必要性持续提升。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下达的2379亿元,包括了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75亿元、东...

金观平:万亿元国债要用在刀刃上

近期,中央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资金用到刀刃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今年,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

增发1万亿元国债,释放什么信号?

1万亿元国债来了!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释放了什么信号?   增发1万亿国债 今明两年安排使用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