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国常会提出多措并举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利用外资工作,指出外资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多措并举稳外资。要深化重点领域对外开放,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要优化政策实施,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府采购和投资等。要持续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优化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外资政策,拓展保税维修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机制。要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修订发布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高外籍人员工作便利度。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更好吸引和利用外资是我国一以贯之的政策取向。在过去这些年不断探索基础上,国常会进一步部署深化重点领域对外开放,明确要把利用外资和让外资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稳固外商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

  周密进一步分析,近段时间,中国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其中,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城市建设更新等系列扩内需举措,将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外资也希望参与其中,所以这些开放信号的释放可谓正当其时。

  周密还指出,要注意到,本次政策部署注重把已有政策落到实处,以切实行动降低外资在华投资成本,让外资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利。同时,这也能够促进中外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创新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应对不确定因素。所以,这些举措也是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不仅要出台政策,并且落到实处,还要让外资企业了解这些政策。”周密说,国常会明确提出,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也就是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投资中国”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把中国的投资优势和投资政策更好地宣传出去,使外资企业愿意来中国探索新的发展空间。相信伴随我国持续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强化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外籍人员工作便利度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落地,能够促成更多外商来华,实地走一走,亲眼看一看,寻找发展机会。“所以,国常会的一系列部署不仅能够增强外商在华投资信心,提高投资效率,还将使中外企业在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中实现更好发展。”(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日元汇率疲弱或加剧外资现流出日股趋势

多家机构对日本股市最新分析报告显示,由于日元汇率持续疲弱,对于海外投资者对日本股市投资信心下降,资金外流趋势或将持续。   据彭博社23日报道,花旗称日本股市面临重大回调风险;投资机构安本公司也对日股前景变得更加悲观,称日本股市吸引力不如亚洲其他国家主要股指;美国银行一项基金经理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日股已经见顶。   日经225指数自3...

投资热情被激发,外资今年已净买入中国债券逾5000亿元

净买入规模环比增长86%!今年5月,外资对于人民币债券再现强烈的配置热情。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17日数据,今年5月,外资投资境内债券规模保持较高水平,净买入境内债券320亿美元,环比增长8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22万亿元。   这已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9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热情持续高涨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共有1129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05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9%。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4月境外投资者净买入境内债券、股票分别为1247亿元和451亿元人民币。这已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显示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热情持续高涨。   与此...

连续8个月增持 外资加仓中国债市步伐稳健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热情持续高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05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9%。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4月境外投资者净买入境内债券、股票分别为1247亿元和451亿元人民币。这已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一段时间以来,外资积极配置人民币资产,交易愈发活跃...

单日买入贵州茅台超30亿元外资密集增配中国核心资产

5月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再度跑步进场,开盘仅半个小时,其净买入额便达到百亿元。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周一净买入A股93.1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4.5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8.6亿元。盘后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周一获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超30亿元,创该股沪股通单日净买入历史纪录。   近期中国资产整体显著修复,港股及中概股同样大幅上涨,领跑全球风险资产。海外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