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稳就业政策成效显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同比与环比均下降0.2个百分点。目前,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市场招聘需求热度上升,重点群体就业有所改善,为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支持稳岗扩岗

  就业开局良好,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服务消费持续升温,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等新动能不断培育。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认为,今年以来,稳就业政策靠前发力,一系列稳增长、惠民生的经济金融等政策密集出台,各地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障了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民营经济发展对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目标至关重要。近年来,城镇新增就业集中在民营经济部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城镇就业总量的比重已上升至60%。不仅如此,民营经济还具有更强的就业创造能力,是岗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经济部门。据测算,每新开设一家小微企业,将新创造3.4个就业岗位。

  为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我国今年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大力推进“直补快办”,充分释放稳岗效能。

  人社部失业保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至2025年底,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4年底,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30%,资金用途也在现行4项稳定就业岗位支出基础上新增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同时,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参保年限并拓宽受益范围至2024年底。

  在落实全国性政策的基础上,各地还因地制宜出台细化措施。例如,宁夏进一步推进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引导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转换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失业、稳定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

  智联招聘通过调研2024届求职毕业生就业意向发现,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为应届生贡献了较多就业岗位,也是26.4%的应届生最向往的行业。随着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国家对高端制造业愈发重视,越来越多大学生期望进入制造业发展,42%的毕业生表示求职时对高端制造业更有意向。

  为拓宽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州市以“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为方向,实施技能人才领航工程,紧密对接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志明表示,将贯通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出台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健全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培训补贴发放、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制等业务制度,制定发布紧缺急需工种目录;推广实施“新八级工”制度,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双向通道;优化技能人才培育服务平台,建好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推进产业就业培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实训示范基地建设。

  为加快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就业新增长点,4月份,中央和地方相继推出多项重磅措施。

  人社部、工信部部署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其中,明确要求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对接机制,主动宣介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支持、劳动关系等政策服务,并将先进制造业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范围,加强线上线下劳动用工咨询、招聘信息发布和用工指导。

  人社部还牵头印发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更好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李金生介绍,要紧贴数字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关键环节实施6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等。

  强化就业服务

  近期,人社部举办的“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已连续开展至第5批,推出了105场特色服务活动,包括智能制造业、物流配送、纺织行业等38场线下专场招聘会、3场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在海南、江西、山东等多地开展。

  与此同时,提升市场热度和匹配效率的民营企业招聘月等“10+N”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也在各地持续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6900多家零工市场发挥供需对接作用,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管理学院2021级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李琦筱将于7月到北京链家开始实习。通过校企合作,李琦筱已经完成了部分房地产营销课程,并通过模拟面试提升应聘能力和心理素质。

  作为就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在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北京链家面向社会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其中4000个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较去年新增了1000个校招岗位。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曾晶表示,希望通过打造全新的服务生态,为行业吸纳更多新生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

相关新闻
政策部署加快落地 制造业转型加“数”跑

为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近期央地加快政策部署落地,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分行业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汇聚。   窗明几净,几百台经编设备飞快运转,现场只有几名工人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在福建晋江华宇铮蓥集团织造车间里,雪白纱线转眼间变成布匹运出。经编设备...

福建省新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

聚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2024—2026年,福建省新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标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导向,重点支持工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群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数实深度融合、融合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等六个方面。 工业科技创新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优化产业科...

厦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为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市工信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若干措施》,从推进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加大数字化转型技改补助等10个方面推出奖补措施。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兑现奖金补助1050万元。 在培育转型升级标杆示范方面,《若干措施》对获评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级智...

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出炉 泉州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地级市

记者从市工信局、财政局获悉,9日,2024年度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出炉,泉州成为全国20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计划单列市除外)。 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申报城市应在制造业中选择3个左右主导行业作为技术改造重点,实施期内累计开展数字化技术改造的规上企业占比应达到80%以上...

内外需回暖、制造业有韧性 宏观经济有望乘势而上

4月进出口、物价、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出炉,宏观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外需支撑将带动出口向好,制造业投资仍将保持韧性,高基数减弱有利于消费增速抬升,居民消费价格也有望温和增长。受访专家表示,基本面向好,宏观经济有望“乘势而上”。   制造业仍保持韧性 经济动能增强   一季度,5.3%的GDP增速表明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其中,工业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