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商品假装“高学历”,如何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多款冠名农大农科院零食宣传不实,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系列调查结果。食品、日化品,为什么会出现“高学历”造假现象?未来如何加强监管防范?《新闻1+1》邀请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共同关注:商品假装“高学历”,如何打?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商品“高学历”造假,与研究机构核实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唐健盛:我们感受到4个字叫作“鱼龙混杂”。因为这些大学、研究机构,基本上都是我们国家的机构和部门,在消费者心目中,它们有非常高的信誉,也有非常高的专业度,所以,如果这些机构来加持一些食品或者产品,毫无疑问对消费者的选择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和这些机构沟通的过程当中,也感觉到涉及部分的加持授权等行为,好像现在无章可循,没有规范,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发重视。

  商品“高学历”造假,监管部门能做什么?销售平台要做什么?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唐健盛:我们觉得其实消费信心来自获得感,而消费者的获得感就是钱花得值。为了保证消费者钱花得值,我觉得监管部门要去查处相关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要去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还有相关平台,我觉得竞争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消费市场来说,要靠消费者的选择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要让消费者科学选择,让真正的好产品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购买,这样整个消费市场才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商品“高学历”造假,科研机构也会受到伤害

  上海市消保委,一共随机选取了线上销售的13款食品,它们均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经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只有4款,确为机构研发。而“奥力弗旗舰店”“江大科技食品店”等产品,它们与宣称的相关科研机构,并没有授权关系。针对这些假的“高学历”产品,如何监管?点击视频↓一起观看。

  涉虚假宣传是否有明确法律约束?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针对这样一些打擦边球,利用科研院校和工作人员的名声去推动产品的销售,毫无疑问会存在虚假广告、消费欺诈、以次充好等这样一些问题。对此,像我们国家的市场监管、广告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应该是非常全面和健全的。相关制度是有的,但是很大的问题是这样一些制度有没有执行,相关的违法行为有没有得到惩戒,这个可能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些问题持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

  涉嫌被冒名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该怎么办?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很多科研机构被侵权,但是就像弱势群体一样。作为科研机构,是需要有一定的责任的。因为科研机构本身就有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也在鼓励这样一些方面的工作。作为科研机构,特别需要去考虑怎样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不能像现在这样是一种被动,像打地鼠一样打假,很重要的就是相关科研院校应该有一些类似于名单管理的机制,就是哪些产品是授权背书的,哪些产品是没有的,需要让消费者明白,通过这样一些公开的方式让消费者看到,同时科研院校非常关键的就是要积极主动维权和打假,不能对这样一些蹭热点的虚假广告听之任之,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科研院校应该去加强法务法律方面的工作,真正提升法治意识和能力,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相关新闻
德国4月商品出口额环比上升

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地时间6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对华出口环比显著上升推动,经工作日和季节调整后,4月德国商品出口额环比上升1.2%,进口额环比下降1.7%。   数据显示,经工作日和季节调整后,4月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环比上升10.1%,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额环比上升1.9%。   数据还显示,4月德国对欧盟成员国出口额环比上升4.5%,进口额环比下降0.4%;对欧盟以外国家...

德国2月商品进出口额环比上升

受供应链瓶颈缓解和海外主要市场需求强劲等因素影响,2月德国进出口额环比均出现上升。   德国联邦统计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工作日和季节调整后,2月德国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环比分别上升4.0%和4.6%。   数据显示,2月德国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1367亿欧元(约合1490亿美元)和1207亿欧元(约合1320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7.6%和3.8%,实现贸易顺差160亿欧元...

岛内网友抱怨:台风天叫外卖,“商品被退光,只收到一个购物袋”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赵友平】中时新闻网等台媒9月4日消息称,台风天,许多人会选择不出门,在家叫外卖。岛内一名网友抱怨,自己用连锁超市“全联在线购”的“小时达”服务,订了面包、鸡蛋、豆腐等食品,结果东西送到家,其所点的5样商品中只有一个购物袋顺利送达,其它都被退光,让其“超傻眼”! 一名网友发文称自己在台风天叫外卖,结果只收到一个塑料袋。图自中...

“清凉商品”走俏 “夜经济”升温 “夏日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近期,我国多地持续高温,热浪来袭的同时也催热了“夏日经济”。消暑类家电、家居用品等“清凉商品”走俏消费市场;多地夜市步行街烟火气升腾……   “天气热了,就喜欢在家自制点冷饮,冰爽解暑。”北京市民李女士近日在某闪购平台订购了一台制冰机,1小时即时送货上门的“清凉体验”让她感到十分满意。   京东数据显示,近期风扇、冰箱、空调等制冷降温类电器销...

冬奥特许商品在厦热销 市民追捧“冰墩墩”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包括玩偶、盲盒、纪念徽章等冬奥特许商品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近日,记者走访后了解到,部分商品甚至被热情的市民抢购一空。   “‘冰墩墩’真的好可爱。”昨日,记者来到位于罗宾森购物广场的“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市民陈女士刚刚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购买了“冰墩墩”玩偶。“过春节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