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信息 一餐厅被判侵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工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说案】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信息 一餐厅被判侵权

  本报记者 周倩

  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兴起普及,成为众多消费者就餐时的选择。然而,有的餐厅却在“扫码”和“点餐”之间增加了一道程序,不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就不能进行点餐。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针对由此引发的一例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作出终审判决。

  【案情回顾】

  某餐饮公司向消费者推出手机扫码点餐服务。根据其自行设置的微信程序,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线上点餐;若不同意授权商家获取前述信息,则无法进行线上点餐。

  2021年7月27日,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手机扫码方式进行了点餐并结账,在这一过程中,孔某被注册为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孔某发现,其取消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后,仍是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前述个人信息仍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孔某无法自行删除。

  孔某认为,某餐饮公司设置的扫码点餐方式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且消费者无法自行删除储存在商家处的个人信息,于是将某餐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情况、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审理过程】

  庭审中,孔某表示,他曾尝试通过取消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注销会员并删除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的个人信息,但某餐饮公司称删除会员信息须消费者提交书面申请,但其并未通过任何方式将提交书面申请的要求告知孔某。直至一审诉讼时,孔某仍未能如愿删除相关个人信息。

  根据现有证据,孔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误导其以为只有扫码点餐一种服务方式。而某餐饮公司自行设置的扫码点餐程序要求孔某必须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其获取孔某的相关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孔某要求某餐饮公司书面告知其获取个人信息的具体范围、过程和方式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予以支持。考虑到某餐饮公司的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后已对微信公众号的扫码点餐操作流程进行了修改,并在一审判决作出后删除了其存储的孔某的个人信息。

  【审判结果】

  最终,法院判决某餐饮公司停止侵害孔某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删除收集的孔某个人信息;将处理孔某个人信息的范围、方式向孔某进行书面告知;就侵害孔某个人信息权益向孔某进行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公证费用5000元。

  【以案说法】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

  扫码点餐服务的普及与发展不应成为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商家在设置扫码点餐程序时,应当以实现点餐目的、提升服务质量为目的;若超出点餐的必要范围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工人日报)

相关新闻
乱用“明星同款” 模仿同行风格 侵权+赔偿!

乱用“明星同款” 模仿同行风格 晋江法院公布两起守护营商环境案例,侵权方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 台海网11月11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诚信是立业之纲、兴业之要。日前,晋江市人民法院公布两起案例,以法治的方式呵护诚信营商环境。某网店上架产品未经授权,宣传“明星同款”构成侵权;某餐饮公司“搭便车”抄袭同行经营模式、装潢风格、广告宣传语等,构成不正当竞争。最...

让快递个人信息更安全 隐私运单推广遇到哪些难题?

制图:张丹峰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核心阅读   当前,我国日均快递业务量已超3.3亿件,由此产生的大量寄递数据,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严峻挑战。为此,快递行业正加快推广应用隐私运单,通过加密处理等技术手段,给快递个人信息加把“安全锁”。   隐私运单如何实现个人信息“...

停车缴费、手机点餐都需先扫码注册会员?小心个人信息被“穿透”

如今,扫码消费已经十分常见。吃饭要扫码点餐、停车要扫码缴费、购物还要扫码办会员。然而,在消费领域,有些商家甚至会强制或诱导消费者扫码关注,用户个人信息被商家“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的现象并不少见,随后消费者的姓名、位置、电话等个人信息,就有可能由于各...

厦门餐厅酒楼迎博饼宴预订潮 企业订单明显增多

随着中秋节临近,很多人都已经开始规划中秋家宴、博饼宴,我市不少餐厅、酒楼,也迎来了宴席预订高峰。 傍晚,和平码头的这家餐厅里,已经传出了叮叮当当的博饼声,餐厅负责人说,这段时间,他们餐厅的博饼宴预订格外火热,尤其是中秋节当天,餐厅外场区域已经基本被订满,包厢更是“一厢难求”。 餐厅厨师长 蔡添荣:预订都还不错,包厢也都订满了,剩下就是外场的一...

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并被利用的?揭开贷款中介背后的黑灰产业链

个人信息被泄露以及由此带来的麻烦甚至骚扰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但是我们的信息究竟是怎样泄露的,又是怎样到了不法分子手里的呢?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一系列贷款中介黑色链条案,比较完整地揭开了个人信息从被泄露到被利用的过程。 上海市有不少消费者近期经常能接到号称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