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透视我国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的深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同时,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这些重点工作离不开“真金白银”的保障。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年初预算已经安排了相关常规救灾和防灾减灾资金,但难以满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需要。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看来,叠加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三保”支出等因素,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大幅增加相关领域资金安排的余地较小。

  “增发2023年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也会在年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预算调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根据今年我国的灾情,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调整预算,是务实之举,体现了财政加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导向。

  如何使用:增发国债将于四季度发行 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

  据了解,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但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这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石英华说。

  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资金使用安排跨越今明两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资金使用方向兼顾了当下和长远,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民生的同时,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期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石英华说。

  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我们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已对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作出调整,为增发国债留出空间。”这位负责人说。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尽快将资金落到具体项目。财政部还将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也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刘怡说。

  怎样管理:中央预算相应调整 增发国债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在增发国债之后,2023年中央预算也作出相应调整。

  据了解,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不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年初预算增加5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增加5000亿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来,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刘怡看来,当前我国政府具有增发国债的空间,此次增发后风险整体可控。

  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好用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支出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测,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们还将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这位负责人说。(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增发万亿国债释放多重信号

记者24日获悉,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了上述安排。   今年以...

危险里程碑!美国债突破33万亿美元 政府能力遭质疑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美国国债达到33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迎来又一个“危险里程碑”。与此同时,因预算案仍未获通过,政府面临“关门”风险。美媒称,美国政府和国会应对严峻挑战的能力大幅下降,两党目前的做法无法恢复财政的理性和可持续性,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据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报道,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8日下午,美国...

今年第一二期储蓄国债明日开售

记者8日从福州多家银行获悉,2023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将在4月10日至4月19日发行。 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380亿元。第一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最大发行额为190亿元;第二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12%,最大发行额为190亿元。两期国债发行期均为2023年4月10日至4月19日。2023年4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4月1...

收益率突破目标上限 日本央行再次购买国债

22日,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0.505%,连续第二个交易日突破日本央行0.5%的目标上限,达到1月18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日本媒体报道,为遏制收益率上升,日本央行当天表示,将购买3000亿日元的5-1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以及1000亿日元的10-25年期日本政府债券。   去年12月,日本央行将10年期国债目标收益率上限提高了1倍,至0.5%,以改善市场功能,但最终只是购买...

万科H股增发 房企再融资动作加快

20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方案的议案。12月20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万科企业《境外增发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进度显示,证监会已于12月20日接收材料。   11月以来,监管部门出台多项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先是11月8日交易商协会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预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