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激发假期消费 数字人民币显身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年中秋佳节恰逢国庆长假,为促进节日消费增长,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中频现数字人民币的身影。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多措并举促消费力度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过往数据证明数字人民币在促消费过程中有较强的业务和技术优势,下一步数字人民币有望在促消费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北京就抢过好几次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没想到这次来浙江看亚运又抢到了,一会儿就去‘撮一顿’给花了。”在杭州旅游的顾女士抽中了杭州“亚洲美食季”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中秋、国庆假期是传统的消费旺季,正值亚运热潮,杭州节日消费如火如荼,据了解,杭州发放了2023年“燃情亚运 领杭消费”—“亚洲美食季”杭州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深圳光明区、江苏南京、苏州、宿迁、无锡等地也陆续发放了数字人民币消费券……

  近年来,促消费一直是稳增长政策组合拳中的主要抓手,各地政府着力刺激消费需求,激发生产流通活力。在这一过程中,数字人民币充分发挥业务和技术优势,全力支持各级政府基于数字人民币实施消费补贴,支撑财政资金精准、安全、高效投放,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大部分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的消费券核销率超过90%,部分地方核销率甚至高达99%。从拉动消费效果看,据不完全统计,有试点地区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的消费放大效应超过15倍,有力促进社会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促消费政策频繁出台,未来促消费的力度有望更大。

  “基于业务和技术优势,数字人民币在下一步促消费中有望发挥更大作用,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应用能够满足政府差异化需求,从地区、行业、商品或服务等多维度定制财政补贴使用条件。比如,可以简化财政部门操作流程,精细化设计消费补贴使用条件,提高用户申领和发放的自动化程度,实现资金发放与使用全流程监测,强化消费补贴执行保障等。

  “要是更多地方能使用数字人民币就好了。”顾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的优惠力度很大,这次抽中的杭州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是满150元减50元的,一家三口吃饭200元的话,减去消费券只需自己掏150元。只是目前能使用的地方有限,希望未来能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和城市越来越多。”

  董希淼也指出,丰富多彩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能够激发出澎湃的消费新活力,那么方便、新潮的消费支付形式同样能激发出消费活力。

  “核销率和消费放大效应等数据已经显示出数字人民币在促消费领域的优势,下一步应该将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纳入各地促消费政策‘组合拳’统筹考虑。”董希淼说。(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福州公积金缴存提取可用数字人民币结算

“公积金提取也能用数字人民币了,体验很不错!”近日,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市民李先生成功将公积金提取到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这也是福州住房公积金中心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办理的首笔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 记者了解到,为积极响应“数字人民币”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住房公积金领域场景应用,福州公积金中心携手中国建设银行,开通公积金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

福州落地线上数字人民币财政奖补业务

近日,福建海峡银行协助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实现福州市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奖励发放,成为福州市首家通过数字人民币完成财政线上奖补业务的商业银行。 福州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引金入榕”工程,成效显著。今年以来,12个金融招商项目以及7笔共计128亿元的险资相继落地福州。到二季度末,今年已认定的金融招商金额超过175亿元,超过以往全年招商总额。 ...

多地促消费“上新” 数字人民币“身影”频现

最近各地的促消费中频现数字人民币“身影”。宁波、杭州、简阳等不少地方政府持续开展通过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消费券的活动,这些消费券覆盖了汽车、百货、超市、家电销售、餐饮等促消费的重点领域。业内人士认为,数字人民币在发放消费补贴过程中具有可行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有望在促消费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政府纷纷开...

领券赏味思明!厦门市民可上美团领数字人民币美食消费券

台海网7月4日讯 (记者 钟炳祥) “在思明,一定要尝尝麻糍、沙茶面、芋泥鸭……”思明区汇集众多厦门美食,引人垂涎,本地居民小陈向外地来玩的朋友推荐时如数家珍。 入夏的厦门烟火气日渐旺盛,餐饮消费火爆。为补贴市民餐饮消费、带动实体商户增收,6月30日至7月23日,思明区...

数字人民币要“付费激活”?有诈!

11日,家住台江区的彭先生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国家央行数字钱包工作人员”,邀请彭先生激活数字人民币试点账户,把4000元转入对方指定账户,并承诺以后会返还,并给“福利”——32000元数字货币。彭先生信以为真,转账了4000元“激活费用”。 次日,彭先生没等到对方返还钱款,却接到了福州市公安局宁化派出所的电话。原来,公安部门收到预警,发现他向可疑账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