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金融监管部门集体发声 “剧透”下一步改革重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的活动, 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于9月3日举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和国家外汇局副局长郑薇在论坛上就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提振投资者信心、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当下热点进行回应,并介绍下一步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稳妥开展碳金融业务

  周亮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银行保险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对此,周亮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着力准备五方面工作:一是健全规则标准。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形成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相匹配的金融政策安排。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为金融机构全面衡量碳足迹,加强气候和环境风险的管理提供指导。

  二是创新产品服务。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并购融资、气候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进一步发展排污权、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业务,稳妥开展碳金融业务,提高碳定价的有效性和市场流动性,丰富绿色保险产品,探索差异化的保险费率机制,提升对绿色经济活动的风险保障能力。

  三是强化风险管理。严把项目融资碳排放关,完善客户授信管理。将碳表现、碳定价纳入授信管理流程,协同推进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四是完善日常监管。落实绿色金融监管政策,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将绿色转型进展纳入日常的监管评价,加强对实施情况和相关风险的监测分析,确保银行保险机构安全稳健运行。

  五是推进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巴黎协定的框架下,加强绿色金融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发挥积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将“一带一路”作为实现绿色发展国际合作重要平台,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

  加强法治建设提振投资者信心

  焦津洪表示,提振投资者信心,从根本上讲要靠完善的法治、严格的监管执法和健全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完善的法治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基础;严格的监管执法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举措;健全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保障。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严格监管执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内容。”焦津洪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以健全的法治和强有力的监管执法,提振投资者信心。

  一是持续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推动修改公司法,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各条线的制度规则立改废释和体系优化,努力使资本市场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为监管执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是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监管转型,强化各条线的监管协同,构建高效协同的监管架构,完善符合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证券执法体制机制,强化零容忍执法的震慑,健全部际联动、央地协作的工作机制,深化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增强监管执法的合力。

  三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持续完善监管的工具箱,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的效能,推进阳光监管,努力消除“口袋”政策,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努力提升监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

  四是提升监管科技化水平,加快监管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管信息的集成度,开发并推广实用的分析工具,促进业务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五是不断强化投资者保护力度,坚持把理念贯穿资本市场监管全链条各个方面,推动中国特色集体诉讼常态化开展,统筹运用行政和解、先行赔付、责令回购等制度措施,丰富持股行权、支持诉讼、示范判决等实践,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深化

  金中夏表示,近年来,中国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果,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大幅放宽,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稳步进展。

  金中夏表示,下一步,在推动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局面。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扩大市场准入,还要优化准入后的政策安排。三是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全球流动性收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金融风险有所暴露,发达国家一些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部分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发达经济体加息所产生的溢出影响。”金中夏指出,这些都再次提醒我们,扩大金融业开放,同时也要维护好金融安全与稳定,唯有在开放和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行稳致远。

  据郑薇介绍,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稳定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68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的高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1.7%,继续处于合理均衡的区间。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保持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国际收支基本盘的作用,我国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外贸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绿色产品出口动能充沛,支持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合理的顺差规模。服务贸易项下国内居民留学旅游等跨境出行也在有序恢复,带动服务贸易收支规模有所增加。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趋稳向好,上半年境外资本呈现净流入的态势,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增多,其中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近790亿美元。

  郑薇表示,随着各项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市场主体的理性程度持续提升,外汇市场稳健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国家外汇局将坚持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引领,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的水平,稳妥推进资本项目的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助力我国涉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农信社改革再现新进展 辽宁、河南两家银行同日获批筹建

农村信用社改革又有新进展。8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了两则批复(批复落款日期均为6月26日)。   一是,同意沈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北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30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机构名称规范为“辽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同意筹建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农信机构   ...

68家央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为A级

根据《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指标表(2022版)》,经审定,现将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名单通报如下: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 债市步入量质并重新阶段

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注册制下提高中介机构债券业务执业质量的指导意见》,加快完善公司(企业)债券制度规则体系,持续推进审核注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强化债券全链条监管和风险防范。   专家认为,近年来境内信用债市场增长较快,债券市场正由“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发展新阶段。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将更...

两大专项行动扩围深化 中国国企改革释重磅信号

作为中国国企改革中的两大专项行动,“科改行动”和“双百行动”近日双双扩围。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15日召开两大专项行动的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会议透露,经过大力度的扩围调整,“科改企业”从439户扩充至672户,“双百企业”从449户扩充至580户。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下一步“科改企业”要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勇于开辟创新特区。“双百企业”要聚焦...

从专用到共享,公交专用道优化改革即将开始

公安部近日宣布,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改革措施将于6月1日起实施,该措施包括优化公交专用道专用时段,允许部分社会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等。   全国公交专用道总长度已超过1.8万公里。从专用到共享,背后是什么考量?如何实现更科学、精准、高效的优化?怎么做好公交专用道优化后的管理配套?新华社记者进行了采访调研。   适时回应关切   4月,一个普通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