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来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期待已久的住房政策重磅利好,终于落地!

  8月3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

  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三点:首先,统一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不再区分实施“限购”城市和不实施“限购”城市,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统一为不低于20%和30%。

  其次,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20个基点。

  以及,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由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也可向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政策靴子落地

  经历了多部门的连续发声后,市场对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充满期待。本次最新发布的政策给出了“时间表”:自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就可向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或者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房贷。

  适用人群为2023年8月31日前金融机构已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或借款人实际住房情况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其他存量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具体利率调整幅度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调整后的利率,不能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新发放贷款只能用于偿还存量贷款,仍纳入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管理。

  “近两年大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就是当时的LPR,因此下调空间相对有限;而2021年之前贷款的则明显有利,由于LPR推行之初不少城市首套房都有加点,甚至部分商业银行会上浮加点幅度,导致不少2021年前房贷利率高达5%以上,这类购房者也是当前积极谋求提前还款的主力军。”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判断。

  “整体来说,对于存量房贷的购房者,特别是动辄5%-6%高息的购房者,很可能房贷能降低100个基点以上,但具体的影响依然需要购房者与银行协商。”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简单计算,大部分存量房贷发生时最低下限是4.65%,购房者基本是按照6%左右购房,也就是100万30年,可以月供从5995元每月降低到5156元左右,下调840元左右。

  谈及为何要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央行在答记者问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借款人和银行对于有序调整优化资产负债均有诉求。存量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降,对借款人来说,可节约利息支出,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对银行来说,可有效减少提前还贷现象,减轻对银行利息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可压缩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置换存量住房贷款的空间,减少风险隐患。

  这被业内认为是非常罕见的重磅房贷政策创新。31日晚间,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也火速发布公告,将依法有序推进降低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工作。

  “当前各大银行存款定期利率开始下降,普遍下降20个基点左右,从某种程度来讲,定期存款利率的下降为存量房贷利率的下降奠定了基础,即各大银行起码有了20个左右基点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的空间。”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认为,后续各大银行具体下降多少,根据各自情况灵活调整即可。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截图。

  首套房首付不低于20%,二套房不低于30%

  购房首付比的调整也引发了极大关注,尤其是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三成,被业内普遍认为力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提出对于“限购”和“非限购”城市一视同仁。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市购买普通自住房且为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且为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

  “如果热点城市能受益于这个政策,首付比例能从40%-80%的范围降到30%,可见越热点城市降的幅度越大、受益更大。”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

  “首付门槛降低,助力自住性需求入场。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观望气氛浓重,只有更为坚决支持自住需求的政策出台,才能对市场预期形成有效扭转。”张波提到,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三成,则将对于拉动改善性需求积极入市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这是继2008年之后第二次全国范围内允许这样的普遍调整,力度也是算大了。”张宏伟指出,目前一部分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已经降低至20%了,影响较大的城市为一线、强二线,比如上海首套房现在首付35%,如果降低至20%,那就大幅度降低购房门槛。

  张宏伟认为,目前一线、强二线等城市的改善需求还是有购房能力的,一旦这类城市的改善需求被激活,也就是整个市场的置换链条被激活。无论未来是买新房还是二手房,都有利于整个一二手房市场活跃起来。

  但他也指出,对于首套刚需来讲,首付比例降低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后面20-30年每个月房贷还款的费用。因此,期望后续有针对首套住房群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出台,稳定收入预期,这样首套房的需求才会真正实现稳定和释放。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截图。

  形成政策“组合拳”

  “8月最后一天的住房信贷政策,可以说是今年以来全国性最大力度的楼市政策,并且直指需求侧,降首付门槛、降房贷利率,一改以往‘小修小补’的政策推进方式,在全国层面统一推进。”张波认为,本次政策的影响面大,对楼市推动力预计较为明显,同步保障楼市刚性和改善性两类需求,对于房地产市场恢复到平稳健康轨道将起到重要作用。

  近日,房地产市场的重磅利好政策不断。继住建部等三部门发布相关通知后,30日,“认房不用认贷”政策迅速在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落地,31日,武汉、中山、惠州等热点城市也接连跟进。

  李宇嘉指出,新发布的政策和“认房不认贷”正好形成政策互补,群体是不一样的。后者针对的是“卖一买一”的需求或换房需求,前者重点则在于降低购房的门槛和月供。对购房市场的一揽子调整,将对促进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都形成激发效应。

  本次新政还规定,将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20个基点。首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仍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

  “二套房的下限从过去加60个基点变为加20个基点,对于二套房方面的政策确实非常给力。即便有部分购房者可能不能享受‘认房不认贷’政策,若按现在的政策,也可以享受二套房贷款利率下调的机会。”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过去政策比较侧重首套房,而现在对于二套房也给予了明确支持,有助于促进首套和二套房利率成本的降低。

  张波也认为,结合“认房不认贷”在各地落地,下一阶段改善性需求入市增长预计会表现明显,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会出现增多,商品房的成交量也有望比二季度增加。(来源:中国新闻)

相关新闻
购房首付比下限、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落地

住房贷款政策利好落地。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现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支持各地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实际首付比例和利率下行,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与此同时,支持鼓励银行与借款人协商调整...

多家银行已制定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案 本周内或有实质性进展

在近期上市银行陆续召开的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话题。截至8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稿,已有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对此回应。   此外,记者从多位国有大行人士处获悉,本周内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国有大行集体或有实质性动作。   多家银行回应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对于人民...

8月份LPR非对称下调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或加快落地

正如市场预期,8月21日公布的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跟进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有所调整。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前者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后者则与上月持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低于本月MLF利率降幅(15个基点),或...

本月LPR有望下调 福州首套房贷利率或降至3.55%

8月15日,央行公布了最新一轮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和逆回购操作情况,降息15个基点。这是今年内央行第二次降息,也预示着,本月最新公布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概率实现下调。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8%,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MLF操作利率为2.5%,较上月下降15...

依法有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这已是央行近期第二次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表态。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央行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