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稳固支持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人民银行8月17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谈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报告指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着力提升货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密切关注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加强对流动性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报告还指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题为“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专栏中,报告也指出,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未来与金融数据将更加匹配。

  报告称,当前金融数据总体领先经济数据,主要是宏观政策和金融靠前发力、实体经济恢复时滞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疫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国际上,美欧疫情防控刚放开的2021年,M2增速也普遍高于其名义GDP增速。从当前形势看,疫情后经济恢复步入了正常轨道。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全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将逐步弥合。从长远趋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三季度经济复苏动能转强 稳增长政策仍有增量空间

近期,多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进行研判。   从货币政策来看,8月15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较前值分别下降10个基点、15个基点,继6月份二...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银行半年度工作会议关切之首

近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召开年中工作会议,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行及城商行也陆续召开内部会议,对下半年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其中,服务实体经济、做强普惠金融、提升盈利能力等依然是重要着力点。   提升服务实体精度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初召开会议,强调下半年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再发力 7天期逆回购和MLF利率双双下调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其中,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0%;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   数...

政策利率再度下行 货币政策加力逆周期调节

时隔约两个月,央行政策利率再次下行,释放出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人民银行8月15日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0%和2.50%,较此前分别下行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   同日,最新发布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也显示,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也下行,其中隔夜期、7天期、1个月期SLF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至2.65%、2.80%...

金观平:确保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离不开监管部门积极引导。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多家银行因贷后管理不尽职而吃到罚单。   作为信用贷款的薄弱环节,贷后管理是监管处罚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共向银行保险机构及涉事个人开出近300张罚单,其中银行信贷业务占多数。从处罚案由来看,包括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贷款用途管控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