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一揽子化债方案将加快出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期,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专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当前,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手段较多,债务置换、展期、重组等方式均是可选项,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出的时机逐步成熟,预计相关政策措施将加快出台,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有望继续推进。

  化解存量严控增量

  7月初,中国人大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报告》中提出的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之一。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8月1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要求,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

  专家认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一方面说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性上升;另一方面,意味着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将加快,预计后续会有一揽子化债方案陆续出台。

  通过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政策措施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可能成为重点发力方向。”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预计。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有效控制债务率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存量和增量关系,确保存量债务逐步化解,严格控制增量;二是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关系,隐性债务要逐步显性化,根据公共属性强弱划分为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分别通过财政和市场化法治化方式解决;三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必须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

  压降债务成本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16335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14849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1486亿元。

  作为一揽子方案举措之一,有专家认为,今年可能会推出新一轮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允许地方发行再融资债券进行置换,从而延长化债期限,降低利息,缓释风险。

  “可在限额内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华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表示,这一方案阻力较小,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后续有望继续推进,主要针对债务压力大的尾部区域,必要时中央可能统一分配额度。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认为,下半年可能迎来新一轮的隐性债务置换。“无论是隐债置换还是债务展期降息,本质都是以低息换高息、以时间换空间,压降债务成本并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刘郁说。

  由点及面推动降低核心成本、存量债务展期、适度债务置换甚至个别债务重组料是大势所趋。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债务化解具体方式或有两类主流方案。一是继续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在隐债化解的关键窗口期,建制县隐债化解试点有进一步扩容的可能性,因此,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重启发行。二是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以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协商化债,借助外力缓解集中偿债压力,为长期平稳发展腾挪宝贵时间。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从中长期来看,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需持续推动财税体制、机制改革。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认为,中长期看,一方面要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强中央财政的协调作用;另一方面,设立完整的债务监管框架,将隐性债务与法定债务合并监管,并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按一定的时间频次、可比的统计口径进行信息公开,合理引导和稳定各方预期。

  “中长期要推动体制机制的联动改革。”罗志恒表示,要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界定政府职责与规模。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强化绩效管理。要建立匹配多元目标治理体系下的政绩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和财政评估制度。建立政策出台前评估和实施效果问责机制,避免各领域风险蔓延至财政,避免风险财政化透支财政空间。

  从源头上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更为重要。高瑞东认为,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剥离地方政府非经营性项目的融资职能,是公共领域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从源头上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焦点访谈:定基调 指方向 抓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会议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财政、货币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以及五大重点工作任务等方面作出部署。这五大重点工作...

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巩固经济回升基础

从超预期降息到努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到明确将研究指导地方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近段时间,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专家表示,7月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的关键节点,应有针对性地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以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

政策信号更加清晰 开放仍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开放,仍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锐财经)   日前,习近平主席圆满完成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的访问,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姿态与胸怀。与此同时,近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等重磅经济论坛也有一个新现象:不仅与会的外国经济界人士比往年更多,而且人们对世界经济形势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更加关注。海内外经济界普遍认...

重磅!政府工作报告这15个政策信号值得关注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政府要过紧日子”“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近2万字的报告,释放出很多重磅政策信号。我们做了部分梳理,一起来看!      1.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

习近平布局中国经济防风险 传递五大政策信号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周锐 庞无忌 王庆凯)中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21日在中央党校开班。   1月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