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猪价年内跌幅已超20% 业界预计三季度末前后有望企稳回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进入7月份以来,尽管猪价已连续三天小幅上涨,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相较于去年猪价的高位剧烈波动,今年以来,猪价不仅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状态,且价格持续走低。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7月4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92元/公斤。也就是说,与去年年底25.96元/公斤的价格相比,今年猪肉批发价的跌幅已高达27%。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启动,预计会边际改善猪肉供应平衡,遏制价格下行势头。不过,考虑到去年7月份、8月份猪肉价格经历了一个快速冲高过程,因此接下来猪肉价格同比降幅还有可能显著扩大。这将对同期CPI走势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

  高供给弱需求局面加剧

  从今年上半年猪价整体走势来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高开低走特征,且表现明显不及预期。

  据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7月4日,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3.88元/公斤,较去年年底的17.64元/公斤跌约21%。生猪(内三元)价格为13.69元/公斤,较去年年底的17.22元/公斤跌约20%。

  “今年以来,猪价的持续走低主要是受市场供需关系驱动。”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给方面看,此前部分养殖单位存在过度压栏和二次育肥等行为。而自今年初以来,伴随猪肉价格持续下行,一些养殖单位对猪价前景预期转弱,加速出栏,推动生猪供应增加。需求方面,受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修复整体温和影响,猪肉需求回升势头较弱。特别是近期南方猪病多发,促使出栏加快。这抵消了近期生猪产能调整的影响,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近期猪肉价格低位下行。

  来自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7月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26日至30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07,环比下降1.93%。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179.92元。

  由于当前猪料比价已低于5: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为此,国家发改委于7月3日发布消息称,为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高度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将持续加强生猪产能和价格调控,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在冯琳看来,随着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收储启动,预计会带动部分地方启动猪肉收储。这不仅会在边际上改善猪肉供应平衡,遏制价格下行势头,还将进一步释放明确的稳猪价政策信号,有助于稳定养殖单位的价格预期,进而合理调整出栏节奏。

  猪价拐点或出现在9月份

  供求关系是影响猪价走势的重要因素。目前业内共识是,在生猪供应量整体较为充足的背景下,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称,由于南方多地猪病复发,养殖单位出栏积极性普遍偏高,加之部分养殖单位月度计划完成缓慢,挺价情绪偏弱,拖累猪价持续走低。从消费端来看,目前终端市场走货缓慢,并且屠宰企业冻品入库量有限,对猪价几无利好拉动。短期来看,月初北方部分集团猪场出栏节奏或放缓,市场不乏抗价情绪,但南方利空因素仍多,或导致猪价继续下滑。

  若从整个下半年的猪价表现来说,国金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刘宸倩认为,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推断,未来几个月生猪出栏量维持环比增加态势,预计生猪价格维持低位震荡,而下游渠道较高的库存或使得生猪价格存在再次下探的可能性,养殖端处于亏损的时间可能拉长,从而导致行业持续去产能。在去年年末消费后移以及行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的背景下,2023年猪肉供给量或超过2022年,且2023年整体均价表现或低于2022年,去产能大概率成为今年生猪养殖行业的主旋律。

  卓创资讯生猪行业高级分析师李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生长周期推算,一般能繁母猪存栏量对应11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因此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2023年下半年的生猪理论出栏量。

  卓创资讯预计,供应方面,今年7月份至10月份生猪理论出栏量或整体增加,10月份以后或明显减少。再从需求端看,根据历史经验,生猪屠宰量决定生猪需求量的基数,而冻品库存的出库影响猪肉消费,进而影响屠企宰量变化。从下半年屠宰量和冻品库存数据来看,预计7月份至8月份猪肉屠宰量或整体下降,且考虑部分冻品或出库,对鲜销需求增量起到抑制作用,生猪需求减量或成大概率事件。9月份至12月份随着院校开学和第四季度的开启,需求或逐步增量。但11月份至12月份冻品集中出库,或对需求端再起抑制作用,需求量增幅或有限。整体来看,下半年生猪需求或先减后增。

  “总的来说,下半年生猪市场供需关系或由宽松走向紧张,生猪价格或先跌后涨。”在李晶看来,今年7月份、8月份猪价仍震荡下跌,9月份至12月份整体保持向上趋势,价格拐点或出现在9月份。

  冯琳表示,从产能调整角度看,当前猪价已运行在底部区域。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市场需求。不过,伴随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预计第三季度经济复苏势头有望转强,而这也会带动居民消费动能增强,叠加近期猪肉价格下行推动生猪产能调整加快,预计三季度末前后猪肉价格有望企稳回升。不过,考虑到去年7月份、8月份猪肉价格经历了一个快速冲高过程,因此,接下来猪肉价格同比降幅还有可能显著扩大。这将对同期CPI走势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福建13个县(市、区)获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责权对等、注重绩效”原则,近期,省财政将中央财政2023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下达13个县(市、区)。 其中,我省财政对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前500名的南平市延平区、龙岩市新罗区、龙岩市永定区、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福清市7个县(市、区)共奖励3946万元,对2022年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合计数排名靠前的漳浦县、...

生猪低价运行抑制其它肉类消费需求 白羽肉鸡养殖今年或将维持“微利”

生猪价格的长期低位运行,抑制了原本具有替代消费效应的其他肉类产品的消费需求。   6月14日,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受终端市场低迷、行业内利润分配不匀、此前养殖成本偏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白羽肉鸡养殖行业在5月份出现亏损,虽然6月份亏损情况得到改善,但全年来看,“微利”将是这个行业的主要特征。“肉鸡消费需求有很大部分来自对猪...

二季度生猪价格将继续温和反弹 下半年逐渐向好

□ 猪肉价格一直弱势下跌且跌幅高于生猪价格,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总体仍处于消费淡季,另一方面说明市场情绪对生猪存栏结构、出栏节奏和猪价短期影响较大。   □ 二季度全国生猪价格将会继续温和反弹,下半年逐渐向好,全年猪价将会呈现窄幅震荡特征。广大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不要大量补栏母猪,特别是不要在价格回升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

生猪价格保险 让“二师兄”告别“过山车”

□秋海棠   生猪价格下降,每头猪最多可获得1200元的赔款。3月10日,厦门市正式启动生猪价格保险办理,翔安区建旺养猪场等四家养殖场成为首批投保单位,累计为25000多头生猪购买了保险。   生猪价格保险的开办将有效化解因生猪价格下跌导致的生猪养殖场收入损失风险,促进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此举在福建省尚属首创。(3月13日台海网)   给猪上保险,本来...

生猪现货期货价格持续回暖 业内人士:产业行稳致远还需强链补链

春节消费窗口期结束后,截至目前生猪期货、现货价格仍持续回暖,为养殖业上市公司及养殖户纾解了经营压力。业内人士表示,生猪产业链尚存短板,若要养猪产业行稳致远,还需强链补链久久为功。   猪价回暖纾解经营压力   生猪现货方面,近日来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其中,3月3日,作为全国生猪养殖大省的湖南省发布统计数据,湖南省生猪价格连续上涨,回弹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