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智”造有“数” 企业扩“路”——工业企业加力布局智能制造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成本降下去、效率提上来”,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近来,智能制造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步伐,一批智能工厂、无人车间不断涌现。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调研了解到,广大制造业企业正积极运用5G、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念好“转型经”,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成本降下去、效率提上来”

  在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1.2万平方米的5G智慧工厂里,自动贴片机、自动光学检测仪、机械臂24小时不间断运行,每天有6万台网络通讯设备在这里下线。

  6月16日,微网优联5G全连接工厂自动化产线启动试运行。“通信终端产品的生产高度标准化、精细化,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在行业内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公司制造中心总经理黄春生告诉记者,现在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了40%,产品质检准确率提升至99.5%以上,产线布线成本降低100余万元。

  “成本降下去、效率提上来,企业有更多的能力开辟新市场空间。”黄春生说,公司目前联合中国移动投资5000万元建设“5G全连接工厂”,二期项目有望于9月正式投产,一台网络通信终端产品从上料到出货仅15分钟便可完成。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工业企业正紧抓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机遇,升级新技术、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在转型升级中积蓄发展优势。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209个是示范标杆工厂。“我们对这209个企业做过智能化改造前后的成效分析,发现改造以后,这些工厂的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20.7%,生产效率提升了34.8%,产品的不良品率降低了27.4%,碳排放减少了21.2%。”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表示,通过智能制造投资布局,企业不仅提高生产效率,持续改善产品品质,还将带动新技术、新装备快速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数字化向全产业链加速延伸

  随着提质增效降本效果不断显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也正向企业生产全链条延伸。

  记者在位于上海市松江经开区的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的高端电器智能工厂看到,从物料“走上”生产线,到产品“走进”成品库,一台低压电器产品的智能化无人生产一气呵成。

  “辅以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工厂每8小时产量从约60台提升至100台,下线合格率达到100%,并实现全部产品可追溯。”诺雅克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正在将数字化应用向生产全产业链延伸,今年智能工厂还将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届时上料、装备、包装等生产流程将全面实现自动化。

  上海市松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顾文磊说,经开区正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5G网络布点等,围绕中电信息港、腾讯云等项目,启动创建数字化创新产业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数”前行。

  从产品设计、原材料管理,到产品加工、物流运输……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将数字化智能化嵌入生产管理全链条。

  以工业互联网的运用为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度已经从生产辅助环节的信息化向核心生产环节的数据分析优化拓展。

  “目前工业互联网在视觉质检、智能仓储、质量追溯、智能排产、精益生产等8个场景中的应用占比超过50%,在优化工艺、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等建模分析类场景的使用占比大幅提升,范围从龙头企业向全行业覆盖。”余晓晖说。

  开展多层次应用推广

  与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相辅相成的,是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等关键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从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的增长趋势可见一斑。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22年统计数据,自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已达51.9%。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3.1%。

  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部署,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研究制定促进装备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装备创新,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同时,加快融合型技术创新突破,加大复杂设计、先进工艺等制造技术攻关,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规模化部署和应用。

  “我们将开展多层次的应用推广。”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面向重点行业,打造一批世界级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面向中小企业,大规模推行工艺优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智能化重塑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继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数据,5月份,随着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2.6%,降幅较4月份收窄5.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收窄,企业利润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8%,降幅较1至4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持续改善。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

2023年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项目征集中 “厦门智造”企业赶紧来申报

台海网6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2023年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项目正在征集中,有意向申报的企业按通知要求于6月30日前,将申报书、自评估报告等申报材料报送至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据了解,智能制造工厂项目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四大类行业。而智能制造场景是智能工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面向制造过程各个环节,通过新一代...

2022年度智能制造城市 厦门上榜二十强

台海网6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近日,中关村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智能制造,为产业各界提供一个凝聚智能制造理念共识、交流热点议题、发布实践成果的合作对话平台,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论坛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共同研究构建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数(区域)”正式发布。基于“...

最高补助2000万元!2023年厦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台海网5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导报记者从厦门市工信局获悉,2023年厦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技改专项资金”)开始申报,单个项目、项目包累计最高可获补助2000万元。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于6月16日前,向企业注册地所在区(火炬)工信部门进行申报。   据了解,技改专项资金主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和允许...

厦门大力构建智能制造培育体系 推动数字化转型加速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当前,我市正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通过出台数字转型政策措施、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新动能。 米博(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工业控制电源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介绍,工业控制电源是实现生产线自动化必不可少的元器件,由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