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4月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超疫情前水平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16日举行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份,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继续稳健恢复,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超疫情前水平,较2019年同期增长3.4%。

  “民航恢复发展的势头良好,当前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左右。随着暑运到来,航班量还将持续增长。”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在发布会上称。

  数据显示,4月份,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3.1亿吨公里,环比增长7.3%,同比增长214.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民航旅客运输规模继续回升,完成旅客运输量5027.5万人次,环比增长10.0%,同比增长537.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6%;民航货邮运输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完成货邮运输量54.5万吨,环比下降1.4%,同比增长29.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6%。

  4月份,民航航班效益指标也普遍提升。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为8.2小时,环比提升0.7小时,同比提升6.0小时。

  航空运输市场持续恢复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在加大。

  今年以来,民航局制定印发《民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和《重点推进前期工作机场项目清单》,定期组织开展重大项目调度,按照“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推动规划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广州、深圳、西安、重庆等国际枢纽机场,以及厦门新机场和济南、太原、南宁、长沙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巴里坤、昭通等机场项目新开工建设,大连新机场、南昌机场改扩建以及一批新建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此外,重庆、广州等枢纽机场改扩建配套空管工程加快建设,民航空管管制能力提升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加快开展。民航大学新校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等项目建设以及中国民航智慧监管服务项目稳步推进,成都双流、广州白云机场联合运行场景示范项目加快实施。

  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中国民航在中亚五国主要围绕机场建设、民航领域产品及设备出口类项目开展合作,正在开展的机场新建及改扩建类项目共计17个。已有10家航空公司开通中国至中亚五国航线航班。

  孙文生透露,近期民航局与中亚五国商签共建“空中丝绸之路”谅解备忘录,并计划研究编制共建“空中丝绸之路”规划纲要,持续提升民航领域合作质量和效益。(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突发!尼泊尔一架载72人飞机坠毁起火 已找到30具遗体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15日上午,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架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客机突发坠机,机上或载有72人,目前已有至少30名遇难者遗体被找到,尚未确认有人生还,搜救正在紧张进行中。   据报道,该飞机在博克拉旧机场和新机场之间的位置坠毁,机上载有68名乘客和4名机...

坐飞机回家过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即将下调

中新网12月31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要降了!自2023年1月5日起,800公里以下航段和800公里以上航段,成人旅客在燃油附加费上可分别省20元和40元。   12月30日至31日,中国国航、首都航空、幸福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宣布将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 图自“中...

8月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迎年内首降

中新财经记者从同程旅行获悉,目前已接到多家航司通知,8月5日零时(出票日期)起将下调国内航班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成人旅客收取8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40元,相较调整前分别降低20元、60元。这也是今年2月国内航司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以来的首次下调。(中新财经)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6月5日起上涨 年内已4连涨

随着油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将再度迎来上涨。中新财经从去哪儿、同程等多个平台获悉,平台收到多家国内航空公司通知,将于6月5日调整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8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140元。   据悉,此次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上涨与近期国内航空燃油价格上涨有关。由于供应紧张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国际油价...

国内航线免征燃油附加费 春运机票直降10元至20元

国内航线免征燃油附加费 春运机票直降10元至20元   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两个月后,再度取消征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的相关文件精神,自2022年1月5日零时起(出票日期),取消征收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这意味着,旅客购买机票的成本将降低10元至20元。眼下春运即将来临,取消之后将小幅降低消费者购买春运机票的成本。   《证券日报》记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