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跌破“警戒线” 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稳息差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截至4月24日,已有2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2年年报。其中,有7家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1.8%。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4月10日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以下简称《办法》),净息差的评分“警戒线”为1.8%(含),低于1.8%将被扣分。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部分商业银行净息差指标可能会持续下行,这也是近期不少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来稳息差的原因之一。

    7家银行净息差低于1.8%

    净息差是衡量各类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

    据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了17BP(基点),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净息差首次跌破2%,且去年四个季度净息差呈逐季下行之势。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城商行和农商行去年净息差下行幅度均超过20BP,下行幅度均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

    “去年净息差出现明显下降,主要受贷款重定价、让利实体经济、企业信贷需求持续走弱等多种因素影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去年信贷需求不足、存款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制约了净息差改善。受制于融资渠道和管理水平,中小行负债成本下降难度更大。此外,不良贷款核销也会对利润和净息差带来冲击。房地产贷款和按揭贷款利息收入也受到地产产业链拖累,潜在净息差压力不容忽视。

    从上市银行看,已有7家银行2022年净息差低于1.8%,最低仅为1.48%。根据《办法》,净息差的评分标准为:“不低于1.8%(含)”为100分;“0.8%(含)至1.8%”为60分(含)至100分;“0.8%以下”为0分。因此,上述7家银行可能被扣分。此外,还有1家银行去年净息差为1.81%,逼近“警戒线”。

    近期,不少城市农商行为稳定净息差、降低负债成本开始密集下调存款利率。4月份以来,已有多家中小银行,包括农商行、地方农信联社等相继调整银行存款利率。如,4月21日,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公告称,自4月22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均调降5个基点;七天通知存款年利率调降50个基点。

    “通过自律机制协调,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月20日表示。

    全年净息差有望保持稳定

    目前,最新一季度净息差数据暂未出炉。业界预计,一季度净息差仍会出现一定幅度下滑,不过全年有望保持稳定。

    “考虑到去年LPR下调,住房按揭贷款等长期贷款集中在今年年初下调利率,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面临下行的可能性更大。”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鹏飞对记者表示。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背景下,贷款利率显著下行,而银行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预计一季度净息差可能会继续小幅压缩。考虑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降低负债成本,随着融资需求复苏,贷款利率下降空间有限,预计全年净息差维持相对稳定。”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曾刚表示,今年全年银行业净息差企稳、甚至略有回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方面,目前贷款需求回升,贷款利率下行有企稳之势;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行后,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

    不过,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近期表示,根据对国际经济体的比较,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化,竞争程度会越来越激烈,我国银行业净息差以后可能会在2%至1.5%区间,甚至1.5%左右。银行业可能会难以适应,未来要围绕这个生存空间积极适应。

    在净息差下行趋势下,稳息差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明明表示,银行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资产端收益率整体下行的大趋势下,银行更应该从负债端发力,控制负债成本,尤其是揽储成本,避免高息揽储现象再现。通过经营客群聚焦核心存款,获取更多低成本资金。此外,还需合理安排同业负债和发行债券等市场化资金,进一步推动降低负债成本。二是提高资产端质量,一方面要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零售贷款占比,因为中小客户信贷的收益率通常对盈利贡献更大;另一方面,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和投放,深入考察客户的资质,积极跟踪客户还款情况,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三是加大中间业务收入,拓展财富管理;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整合债券发行、银行贷款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持续提升和优化整个企业综合服务的能力。

    杨再平认为,商业银行可从多维度着手,包括:巩固主收(即息差收入);根据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存贷款产品,形成息差多样性;强化定价管理、管控风险、发展数字金融、适度竞争、适度自律协调;保证正的实际利率扩大中间收益等。( 记者 苏向杲)

相关新闻
两虎相争冲刺IPO,湖北首家上市银行花落谁家?

作为中部经济强省的湖北,一直没有一家本土银行成功上市,当地的湖北银行与汉口银行均冲刺IPO多年,进入2023年,两家银行的上市之路都有了实际进展。   1月4日,汉口银行更新辅导报告,已无问题需要整改;湖北银行则平移至注册制,2月9日,IPO申报登记已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汉口银行比湖北银行提出上市计划更早,2010年已便开始IPO辅导备案,前后历时近13年;...

A股上市银行首份一季报出炉 常熟银行净利同比增逾20%

4月20日晚间,常熟银行发布A股上市银行首份一季报。今年第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1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20.6%。   招商证券研报提出,常熟银行盈利增速亮眼,主要是由于信贷规模持续扩张,央行减息政策补贴或已到位,以及资产质量持续优异下信用成本下降。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常熟银行总资产为3169.66亿...

央行最新发声!“通缩”“降息”和房地产都回应了

据央行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15:00举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罗延枫: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人民银行的发布会。4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集体“补降” 未来或进一步下行

4月以来,广东、湖北、陕西、河南等多个省份的中小银行纷纷发布公告,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涉及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不同期限调整幅度不同。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表示,去年以来,在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国有大型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此次调整可视为中小银行的“跟进”,是其为压低负债成本所作的市场化定...

23家上市银行拟现金分红5373亿元

    本报记者 苏向杲     备受投资者关注的A股上市银行派息方案陆续出炉。     截至4月13日,已有24家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年报。其中,23家拟进行现金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达5373亿元,工商银行等9家银行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多家银行高管近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     上市银行股息率表现尤为亮眼。以4月13日收盘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