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聚焦  >> 正文

锂价半年涨了170% 电池厂与车企沦为"打工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锂资源供需错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压力层层传导下,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商诉苦不断。

  此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吐槽动力电池成本高,称自己是在为宁德时代打工。但记者查阅宁德时代一季报发现,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3.97%,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3.62%。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手握锂矿资源的原材料供应商或许才是最大赢家。从上游锂盐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天齐锂业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110倍至134倍;融捷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3亿元至6.3亿元,同比增长4080.57%至4869.36%;天华超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5亿元至36.5亿元,同比增长971.70%至1067.67%。

  过高的锂价显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在7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2022年中国锂业大会暨锂资源高峰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副会长张江峰表示,锂价太高不利于下游应用拓展,可能会导致更多替代品的出现,同时,其带来的成本压力将层层传导,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成本。

  多公司加入锂矿争夺战

  根据生意社价格监测,7月27日电池级碳酸锂华东地区均价为47.96万元/吨,与年初(1月1日为28.2万元/吨)相比上涨了170%。

  在业内人士看来,锂资源供需错配主要源于锂资源开发项目周期较长。

  通常情况下,锂资源开发项目要花上2年至3年时间才能建成投产,之后又要2年左右才能达产,而正极材料和电池生产线建设一般在1年以内,并且能很快达产。如此一来,就容易导致锂电产业链上下游步调难以一致。

  “预计2022年中国新建成投产的锂盐产能在15万吨以上,相比去年有所增加。”据张江峰透露,“未来2年至3年,新建扩产锂资源项目将陆续投产,2022年全球对锂的需求增量和新增产量基本一致,预计全球锂的供需基本平衡,但难以满足所有汽车厂商、电池厂商和正极材料厂商的采购和备货需求。”

  目前来看,国轩高科、盛新锂能、江西永兴特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锂业公司纷纷扩产。

  同时,为了争夺锂资源,多家公司将目光瞄向了海外锂矿,甚至上演了锂矿争夺战。对此,张江峰表示,“国外一些矿商拿很小的量来竞拍,中国企业相互内卷的结果是花了很高的价格买矿,从而进一步推高了锂价。”

  专家热议锂资源供应

  在全球陷入锂资源焦虑的当下,盐湖提锂成为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盐湖提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是未来锂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西藏珠峰董事长助理茅元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全球约60%的锂资源在盐湖,其中大部分聚集在南美洲的锂三角,这些地区资源禀赋较好,盐湖提锂的成本一般较低,约3万元/吨至4万元/吨。”广发证券首席执行董事、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巨国贤在会上表示,“不过,盐湖资源虽然量大成本低,但开发较慢、资本开支大。新开一个资源项目预计约5年左右。”

  据悉,目前已有包括赣锋锂业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在青海地区布局了盐湖资源,不过项目推进较为缓慢。对此,赣锋锂业技术中心总经理彭爱平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从拿矿到出产品可能要5年甚至更久,首先要进行勘探,之后要设计建盐田,还要对卤水进行摊晒,其中,仅卤水摊晒就要半年,这也是盐湖提锂量上得比较慢的原因。”

  尽管如此,盐湖锂资源的开发价值依然很高。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肖虎表示,“技术进步有望重构盐湖锂资源开发价值。例如,采用吸附法等新工艺可实现原卤直接提锂,减少盐田建设投资,提锂产能建设周期短,锂资源利用率高。”

  除了盐湖锂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业内人士探讨通过回收动力电池的方法保证锂资源的供应。格林美副总经理张坤表示,“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关键技术,能处理几十余种镍钴废料,回收钴镍锂等有价资源并制备成新能源材料,当前镍钴锰回收率大于99%、锂回收率在85%至90%。”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对资源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立足国内,用好国内的资源,也要放眼世界,用好全球的资源。”对于如何保障锂资源供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段德炳表示,资源原材料端是锂电产业最基础的优化点,行业企业要加强自律行为建设,共同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同时,建议锂资源企业要把创新放在首位,携手协作,共同攻克技术瓶颈、产业发展瓶颈。 (记者 曹 琦

相关新闻
锂价大涨倒逼电池回收加速 市场空间超千亿

7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已形成涵盖基础材料、电芯单体、电池系统、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全国建成1万多个回收服务网点。   动力电池回收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受此影响,7月22日,动力电池概念股大涨。超越科技、迪生力、天...

疯狂锂价能持续多久

锂 很疯狂!   2021年初,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为5万元/吨左右;到2022年一季度,已突破50万元/吨。上海有色网显示,电池级碳酸锂7月的价格维持在47万元/吨左右。   锂 将降温?   分析师认为,锂和锂电池继续涨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因为每一个环节都会进行原材料库存备货,价格已经提前进行反应。为了缓解原材料价格压力,还有不少电池厂商布局矿产。   7...

6天5夜“抢锂大战”落幕 锂资源短缺愈发凸显

从335万元到20亿元,斯诺威矿业股权拍卖结束,这场持续了6天5夜的“抢锂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竞拍价达到起拍价近600倍,对于这一天价,市场人士直呼“疯狂”。   京东拍卖平台信息显示,5月21日7时48分,斯诺威矿业54.29%股权的买受人为谭威。   神秘买家谭威是何许人?与此前市场呼声较高的“协鑫系”是否有关联?   “拍卖成交确认书中买受人为真实姓名,身份...

眼睁睁撞墙!小鹏汽车遭遇“刹车失灵”,车企与驾驶人责任如何判定?

疑似“刹车失灵”事故屡见报端,车企和驾驶人的责任认定在智能汽车时代遇到阻碍,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已经开始尝试提供规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一名小鹏汽车车主许先生表示,2021年12月1日,其岳父驾驶P7在车库出口经过闸机过程中,瞬间失控冲出道闸,撞在了墙上。 据车主向媒体陈述,事故导致后排乘客右手腕骨折,车头断裂塌陷,“事故发生时,我手机连接的AP...

供应紧张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突破50万元/吨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3月1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较前一日上涨1.01%至50.04万元/吨,突破前期市场50万元/吨的预测价。机构认为,磷酸铁锂厂家的迫切需求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因,供应紧张局面短期难以缓解,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将持续上涨。   需求旺盛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3月1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较前一日上涨5000元/吨,报50.04万元/吨,较去年同期涨幅达510.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