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万人,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刷出历史新高,一条条求贤若渴的人才引进措施在各地密集发布。今年上半年,已有近40城拿出“真金白银”吸纳人才,个人补贴最高可达百万。
四个一线城市无一落下
北京、上海早在3月份便先后向高端人才抛出橄榄枝,力度空前。
北京3月21日发布的《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地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此外,获聘“北京市特聘专家”的海外人才,可获得50万元至100万元的奖励,一些引智项目的支持最高可达50万元。
资料图:清华大学 中新经纬摄
紧接着,上海3月26日出台“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础上筑起“人才高峰”。而聚集造就高峰人才的重点领域主要在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科学等13个领域。同时,对于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直接办理上海市户籍。
广州则连续发布《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和《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方案》3份文件,提出启动新一轮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5年内将投入约15亿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资助补贴等方面的优渥待遇。
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入户门槛低,且对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力度大。《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规定,杰出人才可选择600万元的奖励补贴,在深圳市全职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并取得本市户籍的,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