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之变:不见正如相见,“淡”了却更“常”了
“以前从兰州上火车,到徐州要20多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需7个多小时。”老家在山东莒南县的孙霞说,火车快了,飞机票也相对便宜,回家次数多了,也就不像以前几年回家一次那么期盼和兴奋。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0.3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17.13亿人次;去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1亿辆,约每4人就有一辆机动车。
同时,伴随智能手机、视频通话等通讯手段普及,亲朋之间的“见面”也更为容易。济南市民刘立凡说,他70多岁的老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学会了用平板电脑连接微信视频,几个老兄弟姐妹经常一起视频群聊。“现在亲友间电话、微信聊天和朋友圈互动多了,虽然不见但正如相见。”刘立凡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崔树义说,此前由于交通、通讯条件的限制,亲朋交流等“乡愁”在春节回乡时是一种集中释放,现在却如常流水,“看似淡了,实际上却是交流机会和次数更多了。”
“年味”之变:“仪式感”弱化,团圆的“文化基因”恒久不变
“小时候守着电视看春晚”“等着穿新衣服、吃好饭”“大年初一给长辈磕头拜年”“和小伙伴一起放鞭炮”……很多人都对这些记忆印象深刻。
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及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春节的参与深度降低,置办年货、拜年方式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年的“仪式感”也在弱化。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大年初一扭一扭。”淄博市民李伟说,虽然一些传统过年民俗人们参与的少了,但是人们过年回家团圆的习惯还是不变的。
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心中对过年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年俗作为具体表现形式也必然因此而变化。例如,少放鞭炮、低糖低油饮食、网络拜年等都是适应新形势所发生的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认为,年味其实就是人情味,只要人情味不变,形式变化是习俗的常态。
中国乡土民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宋艾君说,对年俗形式变化要有更多宽容,“新生活、新年俗可以看成是一种年味的流转,从乡里乡亲转移到城市空间,从线下转移到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