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张冠军
财经热点
正处在销售淡季的啤酒打响了2018年酒业涨价的第一枪,这也是近10年来啤酒企业首次集体涨价。近日包括华润雪花、青岛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发布通知称,从1月1日起将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对于涨价原因,企业公告表示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业内人士认为,涨价的背后还与啤酒企业想要治愈前些年的并购“后遗症”有关;此外,目前啤酒行业的局面已经趋向稳定,企业从追求规模化发展转为“修炼内功”,逐步摆脱同质化、价格战。此番集体涨价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啤酒行业正从并购、扩产能模式向产能优化转变,从价格战向新增长转变。
啤酒企业“成本增加”涨价应对
在白酒集体涨价后,啤酒也迎来新一轮调价。近日包括华润雪花、青岛、燕京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发布通知称,从1月1日起将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根据华润雪花啤酒发布的调价通知,将对包括雪花纯生、勇闯天涯、晶尊在内的9款产品进店价格进行上调,幅度在每件2到10元不等,提价产品的规格均为500ml。青岛啤酒方面也称,将对部分产品价格及费用进行调整,调整幅度暂未透露,有报道称增幅区间在10%-20%内。
对于涨价原因,雪花和青岛在调价通知中均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运输费用增加、环保税开征等原因,生产成本增加。在多家啤酒企业涨价时,广州本土啤酒品牌珠江啤酒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尚未听说公司产品要涨价的消息。
5日午间,青岛啤酒发布声明称媒体报道青岛啤酒将涨价10%-20%失实。根据声明,青岛啤酒拟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并非全部产品,以消化一部分成本上涨压力,但涨价部分产品的平均涨幅不超过5%。南方日报记者就此询问青岛啤酒华南区负责人,被告知区域涨价幅度以集团公告为准。
尽管各家啤酒品牌涨幅还未确定,但啤酒涨价已是箭在弦上。针对企业提及的涨价原因,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这是国内啤酒企业10年来首次提价,看上去是因为各种成本的增加,其实核心原因是行业利润过低导致的。啤酒行业的利润率只有几个百分点。此外,近几年进口啤酒不断侵蚀国内啤酒市场,致使国内啤酒企业各种费用不断攀升,此番提价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啤酒专家方刚指出,在酒类之中,啤酒的利润率是最低的,仅有5%左右,却需要负担极高的终端销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