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资产的公司越来越多 这个月就有9家
实际上,剥离亏损资产的做法从9月份开始就逐渐多起来。比如,9月29日,旅游股张家界发布公告说,拟将张家界游客中心有限公司、张家界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张家界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张家界旅游众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7.5%)共4家子公司股权,转让给关联方张家界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对价共计5698.06万元。亏损也是促使张家界下决心转让的原因。2016年,上述4家子公司合计实现亏损1427万元,2017年1月-5月合计亏损911万元。
进入10月,急于甩掉烫手山芋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化国际、天和防务、博云新材、新亚制程、焦点科技、银鸽投资、易事特、中航重机、中泰桥梁等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转让或出售子公司股权的公告。剥离的子公司资产中,除中化国际、新亚制程和易事特三家公司所出售的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另外6家公司所转让的子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新亚制程的子公司尽管今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279.83万元,然而其去年年底的业绩情况是亏损的。
公司轻装上阵后 股价或有所表现
“大力度剥离亏损资产的公司很可能有看点。”广州证券鹭江道营业部投资顾问陈伯成说,愿意忍痛剥离资产的公司,管理层一般都是以利润为导向,在剥离亏损资产后,后续动作值得期待。剥离包袱、轻装上阵后,公司的业绩能够迎来拐点,那么股价可能有所表现。
陈伯成说,如果是因为亏损而卖掉子公司从而帮助上市公司减轻负担,在合规的情况下,这种做法通常是有益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出售子公司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关键要看所出售子公司的状况。如果出售的是公司主营业务而且经营状况比较好的,拆东墙补西墙,投资者就要注意上市公司的风险了。如果剥离非主业的亏损子公司从而实现主业聚焦或者转型,对于部分公司未来净利润增长是有好处的。从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情况看,聚焦主业已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是这一阶段多数企业盈利的关键。
实际上,在发出股权转让公告后,焦点科技、中化国际、天和防务、银鸽投资等公司都明确说,此次股权转让将对上市公司当期业绩情况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