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实习生 杨群
携程“假机票”事件追踪?
日前,携程爆出的“假机票”风波,让代理商买卖里程积分的灰色产业链随之浮出水面。据央视曝光,上述事件中,一位名叫李淼的客人因“无效票号”无法登机,另一位付姓旅客投诉称在携程上预订了机票,但因涉嫌转卖积分票,在国外登机时被认定无效。
在线旅游网站(OTA)平台曾多次爆出销售机票存在“猫腻”,业内认为OTA平台上代理商监管存在问题,倒卖里程积分已成潜规则。而随着国资委要求各大航空公司提高直销比例,在线旅游网站以及代理商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萎缩,这也是平台问题频出的一个关键原因。
现象 里程积分买卖存完整产业链
“代理商私自买卖里程积分兑换,在业内已是潜规则”,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用户在携程上预订机票并支付,携程将用户信息交给供应商,告知用户出票成功后,供应商利用该票积分兑换免费票,再给用户购买真实有效的机票,从中赚取灰色收入。
记者获悉,积分换票在行业里其实有一条完整的商业链条。整个链条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有刷分、盗分、兑换航空公司里程,再通过添加“亲属受益人”的方式获得免票。拿到免费的机票之后,供应商再转卖给乘客。
据悉,积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航空公司自己的会员,按照飞行里程累积积分。一种是航空公司与银行合作进行积分互换,用户刷银行卡消费就能够获得相应的积分,这部分积分可以用于兑换航空里程。
目前很多网站明码标价收购里程。易观智库分析师朱正煜表示,一些商旅人士对里程积分是不敏感的。“这样的话,就会有代理商通过积分冒用来增加自己收入利润空间,这个灰色空间其实一直存在。”
作为平台方,携程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积分兑换”事件的代理商是拥有一类代理资质,可以出售国际机票的正规代理商。但由于此供应商违规操作,私自以积分兑换机票,导致旅客无法登机,携程已经勒令其下线,终止合作。
分析 平台方和代理商利润渐薄或成主因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携程“假机票”涉事机票经销商表示公司接到订单后,工作人员在网上寻找渠道出积分兑换的免费票,相比正规渠道,利润差价为80元至100元。
区区百元的利润,机票经销商为什么会冒着违规的风险进行虚假销售呢?上述机票经销商表示,采购机票的话还要倒贴一百元钱,就是实际拿的价格比客人付的价格还要亏100多元钱。因为网上竞争力是比较大的,如果价格高的话就接不了单子。
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各大航空公司被国资委要求提高直销比例,代理平台的利润越来越少。这次曝光的里程积分兑换机票事件,究其原因是利润空间压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