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5月28日讯 据中新网杭州报道,(记者 江耘)27日下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该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就和谐劳动关系进行了报告。该委员会称目前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存在较多问题。
据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调研报告介绍,当前,一些劳动关系中的不协调、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损害劳动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劳动纠纷案件居高不下,一定程度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调研报告称,许多小微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生存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对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平等协商的热情不高,甚至有些抵触情绪。另外,新生代农民工诉求也不一样,除了正常的工资要求外,他们平等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愿望更强烈,对劳动环境、休息权利乃至职业发展前景,都有自己的诉求,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求更高。
另外,部分企业不认真履行劳动合同,随意加班,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劳动报酬,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在企业执行法律法规方面,报告称,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存在问题较多。
目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情况较多,许多企业已经突破了法律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或者可替代性”用工要求,特别是在移动、电信、电力等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把劳务派遣工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用工形式。
许多劳务派遣企业和使用劳务派遣工的用工单位在集体协商、民主管理时,都将劳务派遣工排除在外,违法滥用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社保缴费基数不足等侵权情况普遍存在,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自身维权能力比较脆弱。
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加强对劳务派遣工使用的监督,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工的现象,在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依法交纳社会保险、落实企业民主管理权利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实现劳务派遣工与本企业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