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知道  >> 正文

去年末义乌市场信用指数微降 风险指数下降影响

去年末义乌市场信用指数微降 风险指数下降影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新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义乌1月28日电 (记者 张茵 通讯员 方清源) 据义乌市工商局2011年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市场信用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12月,由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企业新设数量下降、经营户赊销情况增多和资金保障力度减弱等原因影响,该月风险可控指数为138.63点,比11月份下降5.68%。受此影响,2010年12月义乌市场信用综合指数(YMCI)收于139.71点,环比微降0.43%。

  据分析,迫使风险可控指数出现下降的原因首先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随着央行对银根的抽紧,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贷款违约现象增多,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二是公安经济立案率增加。三是经营户赊销情况增多和资金保障力度减弱,问卷调查显示,本月经营户货款赊销金额占商品销售额的比例超过50%的占14%,比上月增加6个百分点;经营户认为当前资金缺口较大的占12%,比11月增加11个百分点。此外,临近年关,导致企业新设数量减少也是风险可控指数出现下挫的重要原因。2010年12月企业新设数量为375家,比11月净减少84家。

  据了解,12月四大分类指数的变化情况为两涨两跌。其中,商品质量指数(CQI)和交易活跃指数(TAI)分别增长1.90%、0.59%,客商满意指数 (BSI)和风险可控指数 (RCI) 分别下降0.33%、5.68%。风险可控指数 (RCI)的下降幅度已超过-5%的水平,处于“变坏”的状态。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对义乌市场信用指数(YMCI)指标体系的监测,该中心的专家认为,风险可控分类指数下挫的情况需要引起义乌有关方面的重视。

  针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专家提示,义乌市场需要从重视资金融通工作,防止企业资金链的断裂;重视电子商务信用,警惕网上“水军”;重视公安的预警平台,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重视商品质量,保护好原产地证书的声誉四个方面加强信用风险防范,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市场强者恒强、持续繁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