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多国政商人士警示全球通胀反扑风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随着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多国服务业价格居高不下、地缘政治等风险持续威胁全球,多国政商界人士近期纷纷警告,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一波通胀涨势反扑的压力,各国政府需要提前加以应对。

  多因素致通胀反扑可能性加大

  受地缘政治波动、主要经济体政策存不确定性、服务业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近期多国业界人士警告通胀涨幅反弹风险。

  印度央行行长达斯近日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多重压力可能导致全球通胀卷土重来,并对经济增长产生冲击。

  他警告称,多项指标显示多国现有政策对通胀控制的效力在逐步减少,市场价格仍不稳。“尽管许多发达经济体已通过降息走上宽松之路,但政府债券收益率仍在上升。另外,尽管美元走强和债券收益率高企,黄金和石油这两种通常同步波动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市场异动加剧意味着通胀难以把握。”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曼恩近日也公开警告称,服务业通胀仍很棘手。他同时也认为通胀驱动因素存在,持续上行风险较大,并反对英国进一步降息,防止控通胀战役失败。

  在美国和更广泛地区,业界担忧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具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主张可能推高通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波森说:“如果特朗普说到做到,直截了当地采取行动,他将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的供应冲击。价格将会上涨,美国经济供应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将会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指出,全球通胀水平虽然逐渐趋于稳定,但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未来有可能再度推升通胀,各国政府需加强应对。

  业界还担忧新兴经济体采取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对通胀也有抬升作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卢宾日前撰文指出,新兴经济体在持续控制通胀方面显现出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不包括中国的16个主要新兴经济体,通胀率中值仍为3.6%,比3%的通胀中值目标高出约0.6个百分点。

  各方担忧美通胀反弹外溢影响

  随着新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迫近,未来美国经济形势、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通胀压力等问题造成的多重外溢影响受到各方关注。

  “我们认为,英国的预算案和特朗普的当选将推高英国的通胀和利率,”万神殿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在其最新报告中向客户表示。

  英国整体通胀率近几个月大幅下降,9月跌至1.7%,为2021年以来首次低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然而,英国央行官员表示,由于潜在压力依然强劲,他们尚未宣布胜利。

  “大西洋彼岸的政治局势发展可能对英国的产出和通胀产生影响,因此,还不应低估全球冲击和外溢效应。”曼恩特别指出,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可能对全球通胀形势产生影响,其带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可能推升全球产业链成本,最终影响到大范围的西方国家终端消费者。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特朗普在竞选时表示,为了解决经济疲软的问题,计划通过提高关税、降低税收以及限制移民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但经济学家表示,虽然这些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快经济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收紧劳动力市场,并且增加进口成本,导致物价上涨。

  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甚至向特朗普提议:“不要信守竞选承诺——除非你想让物价再次飙升。”

  美国通胀率在10月回升至2.6%,符合预期但创三个月新高。《纽约时报》报道称,包括IMF官员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的通胀之所以如此顽固,联邦政府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因为它在经济不需要财政刺激的时候继续向经济注入大量借来的资金,这些借款是减税和支出增加导致联邦预算赤字上升的结果。赤字也在推高物价。

  财政纪律松懈趋势值得警惕

  在服务业价格高企和财政纪律“松懈”的背景下,多方称应该警惕新兴经济体通胀涨势扩张的风险。

  卢宾的撰文分析称,在土耳其,财政政策仍然过于宽松,而央行的反通胀策略也主要看重保持汇率稳定,导致当地服务领域价格难以抑制,涨幅同比超过70%;财政纪律“松懈”的国家还有墨西哥、波兰、印度尼西亚、匈牙利、泰国等,这些国家当局将需要注意到宽松的预算造成通胀走高的风险。

  他特别强调,松散的财政纪律可能会酿成未来通胀难控的风险,需要政策制定者们做好应对准备。

  另外,IMF报告也指出,许多新兴经济体的能源和粮食价格通胀几乎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而总体通胀还没有显现。

  报告警告称,许多新兴市场仍然面临通胀压力,特别是在服务领域,服务价格通胀和工资通胀是令人担忧的两个主要领域,许多国家的实际工资现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除非商品通胀进一步下降,否则,服务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上涨可能会使总体通胀持续高于合理的水平。即使不发生进一步冲击,这对软着陆情景而言也会是一项重大风险。(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英媒:美欧通胀为何呈现分化态势?

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10月20日报道,中央银行家们并没有庆祝胜利。数十年来借贷成本的最大涨幅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为“大紧缩”,其效果似乎超出了所有人预期。全球通货膨胀已回落至比较舒适的水平。 但是,通货膨胀持续降温之际,新的困境正在形成。令人惊讶的是,大西洋两...

日报:黄金是“本世纪涨幅最大资产”

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26日报道,黄金价格长期持续上涨。自2000年底以来,其投资收益率约为8倍,表现好于收益率为6倍的美股和为2倍的全球债券。在通胀、财政吃紧和国际社会趋于分裂的背景下,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美元的强势地位动摇,资金纷纷逃往金市。黄金拥有作为实物资产的价值...

西方将“新三样”贴上产能过剩标签的目的何在?

  西方某些机构和媒体近期炒作,中国工业制造品,特别是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正以“极低价格像潮水般出口”,称“中国产能过剩可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   在全球市场上,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备受青睐,人气颇高,呈现“供销两旺”的景象。兼具科技含量和绿色含量的“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新突破。西...

2024年,全球通胀能恢复正常吗?

今年年初,受通胀压力和经济发展前景黯淡等因素影响,欧洲民众对消费普遍持谨慎态度。图为在德国法兰克福“小市场大厅”,一名摊主为顾客挑选水果。新华社记者 张 帆摄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对世界大部分地区来说,2024年通胀将恢复正常。专家分析,该论断为时尚早。...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从动荡中涌起的全球通胀潮

图为在新加坡毛广岛拍摄的炼油厂。图片为新华社发 10月6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勒瓦卢瓦,一处BP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前排起长队。图片为新华社发 12月13日,人们走过英国曼彻斯特街上的促销广告。英国的通胀率在10月达到11.1%,创下41年来的新高。图片为新华社发 4月1日,顾客在比利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