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回眸2023年:世界经济在动荡中艰难前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回眸2023年,世界经济蹒跚前行。局部冲突延宕、通胀居高不下、高利率环境下加息后遗症显现、金融脆弱性攀升、极端天气加剧……全球经济在变乱交织中面临新的抉择。展望2024年,外界预期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降息、地缘冲突可能寻求和平方案、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可期。未来,疫情后走向持续复苏,对和平与发展、团结与合作的不懈追求仍是国际主流和大势所趋。

  经济增速或温和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远低于3.8%的历史(2000-2019年)平均水平。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开始发挥作用,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2.6%放缓至2023年的1.5%及2024年的1.4%。

  与此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为2.9%,受金融环境趋紧、贸易增长疲软及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年增速将温和放缓至2.7%,但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2025年将回升至3.0%。OECD强调,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贸易增长疲软、核心通胀居高不下和金融脆弱性上升等系列风险,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在经历了银行业危机、债务上限危机之余,美国经济在2023年实现了通货膨胀下降,就业增长放缓。然而,美国经济依然面临一些风险。高利率、高债务环境下,美国经济能否最终实现“软着陆”仍有待观察。

  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在全球需求减少、融资条件收紧、能源供应危机仍未完全消除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外加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一系列外部挑战冲击,欧洲经济原本的复苏势头被打断,逐渐陷入低增长泥潭。业内普遍预计,由于外部需求疲软、货币政策收紧、经济转型缓慢和通胀持续等影响因素仍存,欧洲经济低迷的状况将会延续至2024年。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塞斯·卡朋特团队认为,2024年全球增长将放缓,但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将能够避免衰退。尽管衰退阴霾仍在,但通胀随着充分就业将有所下降,实际收入保持坚挺,从而保障消费韧性,因此即使面临衰退也是较为轻微的衰退。

  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展望2024年,世界经济仍存诸多风险挑战。

  目前,世界经济主要面临以下不利因素: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持久性负面影响。疫情期间,国际物流受阻、贸易和投资发展停滞、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一度断裂。尽管各国都竭力修复,但在众多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下,国际物流和供应链暂时无法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亟待恢复。

  其次是贸易分裂特征显现。2023年全球贸易在地缘政治紧张和保护主义抬头作用下表现远低于预期,贸易失衡,摩擦频发,一些国家的制裁大棒和内向政策破坏贸易自由化与多样化。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幅仅0.8%。

  但在新的一年,世界经济也面临一些机遇。当前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地区合作,为全球经济注入正能量。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得到加强。再加上中美增加往来航班、中欧班列开行大幅提升等措施,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间贸易往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步入治理轨道。“ChatGPT”无疑可以成为2023年的年度热词之一,它的出现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咨询机构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美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各国应加强对话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

  世界经济面临的机遇不止于此。未来,美欧有可能从加息转向降息,负面溢出效应预计有所减弱。如果地缘冲突有关方能找到和平方案,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合作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合作不仅为各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亚太地区一直是全球经济中最具增长活力、发展潜力和经济韧性的区域。2023年,亚太地区释放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动能。IMF2023年10月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显示,尽管遇到一些不利因素,2023年亚太地区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全年经济增长有望从2022年的3.9%提升至4.6%。

  2023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区域内90%以上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增强了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内生动能。

  在亚太地区,中国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未来5年(2024至2028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中国持续释放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鲜明信号,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暖意。可以期待,中国将不断扩大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投资往来和金融合作,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突破经济发展瓶颈。

  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转型,也需要各国和地区加强多边合作和贸易恢复,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多边合作和贸易的恢复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市场的开放度和透明度,降低贸易壁垒和成本。

  未来,各国需要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面临的问题。当前最为迫切的议题包括在世界范围内应对通胀、应对气候变化等。发达国家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畅通各国的政策沟通与协调机制,增进各国和地区的互信与互利,解决好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经济复苏扫清障碍。

相关新闻
英媒:2024年世界经济前景令人乐观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29日发表题为《对全球经济乐观的理由》的社论,全文编译如下: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现实超出人们预期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2023年就已经是令人相当愉快的一年了——至少对经济学家来说是这样。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发布的“全球经济意外指数”显示...

震荡分化 蓄势待发——辨析世界经济形与势

  2023年,世界经济继续从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负面因素影响中艰难复苏,但复苏动能不足、增长势头不稳、各国分化趋势扩大等特征凸显,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风险给全球增长前景蒙上阴影。与此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深化,有望为世...

欧洲央行:世界经济面临分裂危机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1月17日报道,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7日警告称,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加速世界经济的去全球化进程,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影响深远。 拉加德表示,欧洲目前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着一系列共同挑战,包括去全球化、人口结构问题和摆脱碳排放...

埃及经济学家:美国货币政策加重世界经济创伤

埃及政治经济、统计和立法协会成员、经济学家瓦利德·贾巴拉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多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接连加息,加重了世界经济的创伤,其中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   贾巴拉表示,美国的高利率对全球资本构成虹吸效应,许多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美元短缺,经济濒临崩溃。“美国持续加息已导致200多亿美元外资撤出埃及。”   今年9...

美国关键利率指标16年来首次“破五”意味着什么

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利率指标之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前一度涨破5%,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给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带来新的不确定性。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何飙升?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有何影响?未来走势如何? 这是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元纸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