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复杂因素考验多国央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美国等多个国家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虽然高位盘旋但增速明显下降。由于经济前景疲弱引发担忧,多国央行正转向暂停加息,或释放出调整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

  美国3月CPI涨幅放缓

  美国劳工部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涨幅较2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且低于市场预期,但整体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

  数据显示,3月美国CPI同比上涨5%,涨幅较2月收窄1个百分点,为2021年5月以来最小同比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5.6%。

  具体来看,当月占CPI比重约三分之一的居住成本环比上涨0.6%,是去年11月以来最小涨幅,但同比仍上涨8.2%;受汽油价格下降影响,能源价格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6.4%;食品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上涨8.5%。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近期美国通胀显示出持续缓和的迹象,但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通胀持续高企,劳动力市场紧张,这些因素或让美联储继续优先考虑恢复物价稳定。

  除了美国,亚洲开发银行(ADB)上周表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在今明两年有望实现通胀放缓,预计今年的通胀率会从2022年的4.4%略微放缓至4.2%。

  在欧洲,由于天然气等能源成本急剧下降,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明显放缓。该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升0.8%,3月CPI年化率初值为7.4%,较1月和2月的8.7%放缓了1.3个百分点。

  多国央行暂停加息

  由于近期通胀增速放缓,加之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大,多国央行暂停加息,释放了放弃货币政策紧缩措施的转向信号。

  美国《巴伦周刊》报道指出,全球主要央行在紧缩货币政策方面,不再站在同一阵线,未来趋势可能朝停止加息方向倾斜。

  今年2月开始,韩国央行暂停加息,在4月11日的议息会议上再次维持利率不变。3月,加拿大央行加入暂停加息队伍;上周,澳大利亚央行暂停了长达一年的加息行动,澳央行此前已累计加息10次,共350个基点;印度央行上周也令市场意外,宣布暂停加息。

  市场人士表示,近期金融系统风险加大,令越来越多的央行考虑暂停紧缩货币政策,印度央行肯定不会是最后一家暂停加息的央行。

  凯投宏观新兴市场副首席经济学家萨哈表示,如果通胀不下降,加息周期可能会恢复。“但考虑到疲弱的增长前景,以及通胀可能在不久之后回落至印度央行的目标范围内,我们的观点是,紧缩周期已经结束。”

  美国货币政策决策者也面临相似问题。《巴伦周刊》报道援引市场人士观点认为,美联储除了预计在5月加息25个基点外,接下来可能会反手降低利率。对此,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旦通胀开始下降,美联储将需要考虑调整利率,可能还会降息,以确保经通胀调整后的利率不会过高。

  他指出,美联储3月利率点阵图显示,明年和后年利率都会下降。

  欧洲央行方面,该行在3月加息了50基点,但由于受到银行业风险的冲击,欧洲央行还未给出5月利率指引。

  食品价格居高不下

  尽管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风潮开始,但在欧美等地,由食品推高通胀的风险持续,可能会令央行决策面临两难。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指出,能源价格在乌克兰危机持续逾一年后回落,但作为家庭重要消费支出的食物成本还在不断上涨。虽然业界预计食品价格未来几个月会降温,但如果央行处理不佳,加之劳工要求加薪,可能进一步令物价出现螺旋式上升。

  在截至3月的一年间,欧元区的食品、酒类和烟草价格大涨15.4%,能源价格下跌0.9%;截至2月的一年间,美国的食品价格上涨10.2%,涨幅远高于能源价格上涨的5.2%。

  报道称,自2022年4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里的食品价格一直在走跌,问题可能是农产品售价与家庭支付食品价格的变动存在滞后现象,而且原料成本只是最终价格的一部分,消费者还须支付加工、包装、运输和配送的费用。农场到餐桌之间的差距,让经济学家看到了其他问题:食品供应链企业可能涨价过猛,甚至超过他们必须转嫁的成本。

  高粮价将是各国央行面临的棘手问题。央行决策者多半更关注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但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总体通胀会影响民众对物价走势的预期。食品是多数家庭每天购买的商品。这可能导致劳工要求提高工资,结果又再反映到物价,推升通胀率。

相关新闻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 多国央行正转向暂停加息

美国等多个国家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虽然高位盘旋但增速明显下降。由于经济前景疲弱引发担忧,多国央行正转向暂停加息,或释放出调整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   美国3月CPI涨幅放缓   美国劳工部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涨幅较2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且低于市场预期,但整体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   数据显示,3月美国C...

复杂因素考验多国央行 物价涨跌不一 通胀总体放缓

美国等多个国家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虽然高位盘旋但增速明显下降。由于经济前景疲弱引发担忧,多国央行正转向暂停加息,或释放出调整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   美国3月CPI涨幅放缓   美国劳工部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涨幅较2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且低于市场预期,但整体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   数据显示,3月美国C...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转向小幅净投放 本月MLF或延续超量续作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维持2%不变。鉴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60亿元,结束了4月份以来的每日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模式。   上周(4月3日至4月7日)共有11610亿元逆回购到期,同期央行逆回购投放290亿元,对冲后实现净回笼11320亿元。相对应的是,本周逆回购到期290亿元...

外储规模回升 央行黄金储备实现“五连增”

◎记者 范子萌   外汇储备规模稳步回升、央行黄金储备实现“五连增”——4月7日出炉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透露这两大关键信息!   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39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507亿美元,升幅为1.62%。   “3月外储规模变动主要受到了美元指数下跌、全球股债双升的正估值效应影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

新西兰央行加息50个基点至5.25%

新西兰央行4月5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5.25%,以抑制高通胀。这是该行自2021年10月以来连续第11次加息,目前已累计加息500个基点。   此次加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多数经济学家此前预计加息25个基点。受加息消息影响,当天新西兰元对美元汇率大幅上扬。   新西兰央行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通货膨胀仍然过高且持续存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