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世界经济复苏承压 各国仍需谨慎施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春季年会于当地时间4月10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在年会发布的三大重磅报告以及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管发表的讲话,都显示今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但前路坎坷,并警示高通胀引发的金融风险并未消退,财政政策前景仍然复杂,各国需谨慎采取应对政策,确保世界经济走在复苏轨道上。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年会期间,IMF11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8%,较此前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也低于2022年的3.4%,2024年将稳定在3%左右。

  2023年初有初步迹象表明,随着通胀下降和增长的稳定,世界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不过,最新报告认为,由于一些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紧张,潜在的价格压力巨大。随着银行业的脆弱性成为焦点,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相关部门对金融风险传染的担忧加剧,政策利率快速上升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急剧上升。

  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尤为明显,将从2022年的2.7%降至今年的1.3%。尤其是欧元区和英国,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降至0.8%和-0.3%,2024年分别反弹至1.4%和1%。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正在回升。

  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2%,积极助推全球经济。早先,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年会讲话中表示,全球经济继续放缓,而中印两国将贡献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10日也表示,中国在今年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中将是例外,预计经济增速将超过5%。IMF经济顾问兼研究部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10日表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助力中国经济强劲反弹,这对全球经济来说是重大利好,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关键引擎。

  对于备受关注的通胀,报告预计,尽管下降速度缓慢,但预计今年通胀有望从去年的8.7%降至7%,明年进一步回落至4.9%。预计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胀不太可能在2025年之前恢复到目标水平。

  尽管存在诸多风险,但也存在有利因素:全球经济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后,仍在逐步复苏轨道上。供应链中断正在缓解,乌克兰危机造成的能源和食品市场混乱也在消退。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正在为全球提供动力。

  金融风险未消 财政前景复杂

  11日,在年会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FSR)中,IMF表示,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低通胀、低利率和充足的流动性之后,通胀和利率可能都会在高位持续更长时间,这对资产价格、资产配置和解决最近出现的金融系统脆弱性有着深远影响。

  在提及3月发生的硅谷银行和纽约签名银行的倒闭以及瑞信危机时,年会认为,最近的银行业不稳定显示下行风险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经济前景仍然迷雾重重。小型银行相关事件也可能产生系统性影响,并迅速蔓延到整个金融系统。如果金融压力继续加剧,可能会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那些规模较小、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继续面临债务恶化的问题。

  有利的方面是,IMF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阿德里安称,尽管银行业动荡增加了金融风险,但其根源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有根本不同,银行系统有更多的资本和资金来抵御不利冲击。

  IMF发布《财政监测报告》认为,未来几年的财政赤字预计仍将高于疫情前水平,财政前景面临着重大不确定性。

  IMF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行动并提供了超常规支持,公共财政巨大波动反映了各国经历空前冲击,2020年公共债务率一度飙升并接近100%的水平。尽管2021年至2022年全球债务率下降,但仍比2019年底高8个百分点。目前,由于通胀高企,已有四分之三的国家收紧了货币和财政政策。

  IMF认为,近期的财政前景仍然复杂,为了实现物价和金融稳定,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和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2023年总体财政赤字率预计略有上升,平均达到5%。如果金融部门动荡加剧,还可能给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带来压力。在出现系统性金融压力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迅速出台财政政策,推动处置进度并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政策更需协调有力

  面对经济增长乏力,金融风险上升,通胀尚未决定性地出现转机,年会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IMF建议政策制定者应迅速采取行动,防止发生任何系统性事件,以免对全球金融体系韧性的信心产生不利影响。在金融不稳定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仍应继续侧重于降低通胀,但随时准备迅速适应金融发展。此外,银行监管机构应确保银行拥有与其风险状况相称的治理和风险管理手段,包括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压力测试。

  IMF认为,从近期的危机来看,财政政策是一种增强经济韧性的有力工具,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建议政府需要优先重建财政缓冲。通过为经济活动降温,收紧的财政政策将支持货币政策,使实际利率更快回到较低的自然水平;今年许多国家的财政政策扩张性有所减弱,可以采取更多措施重新获得财政空间。

  年会建议,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要确保适当进入全球金融安全网,应允许汇率尽可能调整,除非这样做会增加金融稳定风险或威胁到价格稳定。

  “政策制定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稳定有效的手段和清晰的沟通。”IMF在报告中表示。

记者:周武英 综合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面临“失去的十年”, 世界经济出路何在?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长篇报告《下行的长期增长前景:趋势、期望和政策》(简称“世行报告”),首次全面评估全球经历新冠疫情之后以及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长期潜在产出增长率,对全球经济作出悲观预测。报告称,几乎所有推动进步和繁荣的趋势都在衰减。当前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将降至2.2%的低水平。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表示:“世界经济面临失去的十年。”...

团结合作 包容发展——各方人士热议博鳌亚洲论坛为世界经济释放信心

碧海银沙伴椰林,仲春时节的海滨小镇博鳌再次开启“博鳌时间”。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正在这里召开。   各方人士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亚洲各国应充分利用区域合作机制,谋求合作共赢,为世...

博鳌亚洲论坛年度报告: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暗淡图景中的亮点

在2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3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亚洲经济体整体复苏步伐加快,预计经济增速将达4.5%,成为世界经济放缓大背景下一大亮点。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说,百年变局下,动荡变革期,亚洲各国直面挑战,成为了全球可以依靠的增长动力和多边...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世界带来什么

今年是改革开放第四十五个年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奏响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音。   新华社近期面向海外专家、学者和政商界人士开展的“关于中国发展的关键词”采访调查显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海外人士对中国未来发展规划和举措高度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秉持越发展越开放的姿态与世界互动...

楼市重回复苏通道,需要注意什么?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2月,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及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   多个由负转正的数据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信心。业内普遍认为,这为房地产行业注入了非常积极的信号意义...